
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
称功(chēng gōng)是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自夸功劳或标榜功绩,多含贬义,强调个体对自身贡献的夸大或刻意宣扬。以下从释义、语源、用法三个维度解析:
本义
“称”有“宣称、夸耀”之意(《说文解字》:“称,铨也”),引申为自我宣扬;“功”指功劳、成就(《玉篇》:“功,绩也”)。组合后指主动标榜自身功绩的行为。
例:明代张居正《答总督方金湖》:“若但称功颂德,非仆所望于公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第7卷,第1283页。
感情色彩
多用于批判性语境,暗含“居功自傲”“贪功为己有”的负面评价。
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语:“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暗讽项羽部将争相称功。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九十二。
该词属动宾结构复合词,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后成为史书及政论高频词:
“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称功?”(杜预注:“称,举也;功,己之功。”)
此例凸显“称功”与谦逊品德的对比。
来源: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106页。
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历史评论、政治批评或道德劝诫,如:
“团队成功需协作,切忌个人称功诿过。”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
近义辨析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6页。
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版本信息以确保权威性。)
“称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ēng gōng,其核心含义是衡量功劳,并与实际功绩相比较。以下是详细解释:
古籍引用: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
“今臣罢四国之兵,而王乃与臣五乘,此其称功,犹嬴胜而履蹻。”
意为:我(臣子)平息了四国战乱,但君王仅赏赐五乘车马,这样的奖赏与功劳相比,如同让瘦弱的人穿草鞋(比喻不相称)。
用法分析:
此处“称功”强调君王赏赐与臣子功劳不匹配,体现词义的批判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用法案例,(沪江词典)或(乐乐课堂)的详细解析。
豹胡暴禁碑洞背腹受敌邶诗鞭擗向里标质碧雾财政赤字餐费蝉唱常仪倡作嘲嗤圌山荡地倒字帝释青堵立二祧肺活量肥肉丰霸冯耳丰颅奉率伏俟城光顾闳览晦朔昏僭检刮见银疾疹开善看乔捞家丽妃霖溃流播骡驹露水盲风妬雨毛尖没头鸣聒木石心肠排户篷舟济跄起请戚竖山鸠生物受代肆怒拖步五更显戮霞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