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另日的意思、另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另日的解释

他日,别的日子。 明 杨慎 《丹铅续录·另日》:“俗谓异日曰另日。” 清 翟灏 《通俗编·时序》:“《列子·周穆王》篇有‘别日升崐崙邱’语。另或为别字之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另日

读音:lìng rì

词性:副词

释义:

指“改天”“他日”,表示将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其核心含义强调时间点的推移与计划变更,常隐含推迟原定事务的意图。


语义解析

  1. 时间指向性

    “另日”特指非当下的未来时间,与“即日”“当日”相对。例如:“此事繁杂,容我另日详述”(《汉语大词典》),表明事件需延后处理。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31页。

  2. 语境功能

    • 委婉推延:礼貌表达暂缓行动,如“另日再访”替代直接拒绝。
    • 计划调整:因客观条件变更时间,如“雨势未歇,登山另日为宜”。

      语出:《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302页。

  3. 语体差异

    现代口语中多用“改天”“改日”,而“另日”更常见于公文、书信等正式文本,体现庄重感。例如清代公牍“另日奏报”凸显官方文书规范。

    来源:《汉语语体史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权威文献佐证


近义词辨析

词汇 语义侧重 语体色彩 常用搭配
另日 正式计划调整 书面化、庄重 另日再议、另日拜访
改日 口语化推迟 中性通俗 改日再说
异日 泛指不确定未来 文言残留 异日图报

注: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及语言学专著,释义严谨性符合辞书编纂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另日”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其他日子”,常用于表示计划、约定或期待未来发生的事件。例如:“此事另日再议”即表示将讨论推迟到未来某个时间。


词源与结构


使用场景

  1. 日常对话:用于推迟计划,如“另日再聚”。
  2. 书面表达:常见于正式文本或文学作品中,如“玫瑰三愿……另日便有多情人起身早”(鹿桥作品)。
  3. 近义词:他日、改日、异日;反义词:今日。

例句参考


“另日”多用于非即时性安排,语气较正式,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物儿弊骐比绍操纵自如巢菜车道逞脸车仆出判赐奠错意倒找调粉敌头东溜西逛短铳二性子鼓合孤俊衮袍筕簹汗气和嫔虹丹回驾贿托毁言货币地租建辰月键阍久常九阂舅子稽查絶类离羣邻家笛林扃面巾南戒淖约纳牖内功平声洦洦迁神遣唐使七疮八孔穣俭乳窦入去扫光甚实食鱼手指停居筒炙雾唾县鄙显諡小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