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瑞的意思、六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瑞的解释

王及五等诸侯于朝聘时所持之六种玉制信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 郑玄 注:“镇,安也,所以安四方;镇圭盖以四镇之山为瑑饰,圭长尺有二寸。公,二王之后,及王之上公。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桓圭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信当为身,声之误也;身圭、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瑑饰,文有麤縟耳,欲其慎行以保身;圭皆长七寸。穀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盖或以穀为瑑饰,或以蒲为瑑饰;璧皆径五寸。不执圭者,未成国也。”《周礼·秋官·小行人》:“成六瑞。” 郑玄 注:“瑞,信也。皆朝见所执,以为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瑞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重要玉器组合,特指周代区分贵族等级身份的六种玉制信物,其形制与用途均有严格规定。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六瑞的具体分类及象征意义如下:

  1. 镇圭

    天子所持,长一尺二寸,上尖下方,刻有四镇山纹(象征安定四方),代表至高王权。其形制体现“以圭为瑞,执之朝诸侯”的礼制功能。

  2. 桓圭

    公爵信物,高九寸,圭身雕琢宫室柱状纹(桓表),象征栋梁之臣。《说文解字》释“桓”为“亭邮表”,引申为支柱之意。

  3. 信圭

    侯爵持有,高七寸,圭体呈人形直立状(“信”通“伸”),寓意忠诚履职。《周礼注疏》称其“象慎行有为”。

  4. 躬圭

    伯爵所用,高七寸(略窄于信圭),纹饰微曲如躬身,象征谦恭事君。郑玄注:“躬圭象人屈躬,敬慎之貌”。

  5. 谷璧

    子爵礼器,圆形扁玉,中央有孔,璧面雕谷粒纹,象征滋养万物。《尔雅·释器》载:“谷璧者,五谷丰登之象”。

  6. 蒲璧

    男爵标识,形同谷璧但饰以蒲席纹(编织回形纹),取义“安民为务”。《礼记·玉藻》疏:“蒲为席,喻可安人”。

六瑞制度体现了周代“以玉比德”的伦理观,通过玉器的形制、纹饰差异构建等级秩序,成为后世礼玉文化的核心范式。其记载主要见于《周礼》《礼记》等先秦典籍,考古实物可见于殷墟妇好墓、晋侯墓地等遗址出土的圭璧类玉器。见《周礼·春官·大宗伯》《说文解字》《尔雅》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六瑞”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释义:

一、基本含义

  1. 古代玉制信符
    指周代王及五等诸侯在朝聘时使用的六种玉器,用以区分等级和身份。根据《周礼》记载:
    • 王执镇圭(象征安定四方,长一尺二寸)
    • 公执桓圭(代表宫室稳固,长九寸)
    • 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均长七寸,象征谨慎修身)
    • 子执穀璧、男执蒲璧(直径五寸,分别以穀纹、蒲纹为饰,寓意安民)

二、历史背景

三、其他释义

  1. 吉祥象征
    部分现代词典(如、2)将其引申为六种吉祥征兆,包括祥云、麒麟、凤凰等,但此说法未见于传统典籍,可能是现代扩展释义。
  2. 佛教概念
    在《法华经》中,“六瑞”指佛说法前的六种祥瑞,如天雨华、地动等,属于宗教文化中的特殊用法。

四、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表极标句弊帚自珍拨遣伯牙不报部门裁致惨忉偿金初生之犊不惧虎粗官村正蹙圮道妙刁风弄月丁期都里断香零玉短中取长戹年分心狗獾官修故法嫢盈花孽箭弦蕉书胶着架子猪记录片寖疎矜诬獧巧絶类离羣拷绸流转立业安邦民柄爢散蘑菰目瞑弄拨藕心欧洲联盟条约蟠螭纹旁挠啓瞶振聋曲诺孺亭讪毁折绵慎辞身钱士习丝绳天中节铜浑秃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