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友的意思、僚友的详细解释
僚友的解释
[colleague] 官职相同的人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详细解释
(1).同官的人。《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閭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郑玄 注:“僚友,官同者。执友,志同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水浒传》第三三回:“那知府复姓 慕容 ,双名 彦达 ,是今上 徽宗 天子 慕容 贵妃之兄,倚托妹子的势要,在 青州 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 林淡秋 《马逢伯》:“尤其大旅馆的老板和老茶房,他随时能在脑子里描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叫出他们的名字,象对于最熟悉的上峰和僚友一样。”
(2).官属;僚属。《新唐书·孙伏加传》:“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汎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新唐书·柳泽传》:“今储宫肇建,王府復启,愿采温良、博闻、恭俭、忠鯁者为之僚友,乃请东宫置拾遗、补闕,使朝夕讲论,出入侍从。”
词语分解
- 僚的解释 僚 á 官:官僚。 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僚属(下属的官吏)。僚友。僚佐。幕僚。 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友的解释 友 ǒ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友。友谊。友情。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友邦。友邻。 相好,互相亲爱:友爱。友善。 朋敌 笔画数:; 部首: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僚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僚"和"友"组成,其核心含义指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吏之间互为朋友的关系,强调既是同僚又是朋友的双重身份。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同僚兼朋友:指在同一官府、机构或部门中共事的官员或同事,他们之间不仅存在职务上的协作关系,还建立了私人间的友谊。
- 来源依据:此释义是《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的核心解释。例如《汉语大词典》明确将"僚友"定义为"同官或同僚的人"。
-
语义解析:
- 僚:本义指官吏、官员,引申为在同一官署任职的人,即同僚、同事。
- 友: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 组合义:"僚友"将"僚"(工作关系)与"友"(私人情谊)结合,特指因工作关系而相识、共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朋友情谊的人。它不同于单纯的"同僚"(仅指工作关系)或单纯的"朋友"(可能无工作交集)。
-
历史渊源与用法:
- 古代典籍:"僚友"一词古已有之,常见于古籍。如:
- 《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郑玄注:"僚友,同官者。" 这里"僚友"即指同僚。
-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记载金安节事迹:"(金安节)与秦桧忤,去...桧死,起知饶州,移荆南...在朝遇事敢言,与张阐并称'二老'。为吏部侍郎,时选人诣曹改秩,吏倚为市,毫毛不中节,必巧生沮阂,须赂饷满欲乃止。安节一切以法裁之,吏告且乏事,安节曰:'后当省者省之。'吏不能欺。尝曰:'治官事当如家事,惜官物当如己物。方今国计窘匮,吾侪可恣取乎?'僚友服其清。" 此处的"僚友"即指金安节的同僚们。
- 传统语境:在古代官僚体系中,"僚友"关系是维系官场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强调同僚之间应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讲求信义。
-
现代用法:
- 虽然现代汉语中"僚友"的使用频率不如"同事"、"同僚"高,但它仍然是一个规范的书面语词汇。
- 其含义可扩展至现代的各种组织、机构(如公司、学校、事业单位等)中,指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工作,且彼此建立了朋友关系的同事。
- 使用时通常带有一定的正式或文雅色彩。
-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等现代辞书也收录了该词,释义基本沿袭古义,指"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吏"或"泛指同事"。
"僚友"一词精准地描述了因共同工作关系而结成的朋友情谊,它融合了职务关联与私人交往的双重属性。其核心释义源自古代官场,指同官署的官吏兼朋友,并沿用至今,可泛指建立了朋友关系的同事。该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视,强调同事间应和睦、互助、守信。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辞源》(商务印书馆)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 《礼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 《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僚友”是中国古代对特定人际关系的称谓,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定义
指官职相同的人,即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员,属于同僚关系。例如《礼记·曲礼上》提到“僚友称其弟也”,郑玄注:“僚友,官同者”(、)。
二、词义扩展
-
同僚共事者
汉代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中提及“显誉成于僚友”,强调同僚间的合作与评价。
-
官署下属或僚属
《新唐书·柳泽传》记载,僚友也可指代官署中的下属,如“愿采温良、博闻者为之僚友”,强调选才标准(、)。
三、用法特点
- 古代官场语境:主要用于描述官员间的共事关系,如《醒世恒言》中“省官与程参政有僚友之谊”。
- 德行要求:僚友需具备“忠鲠”“恭俭”等品质,如唐代孙伏伽主张“澄僚友之选”(、)。
四、现代关联
现代语境中,“僚友”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可类比为“同事”或“工作伙伴”。需注意其古典语义更侧重官职对等性,与当代职场关系存在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礼记》《新唐书》等典籍原文(综合-3)。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蟾百韵笺八闽闭关锁国祠典丛委村笛得勿地毛二土飞鸓非异人任锋协格勒勾挑国色还补鸿隐凤伏花月缘荐度谏辅霁红金榜挂名开甲口蘑快牛魁人立嗣门氏俛眄蔑蒙靡所适从稫稄轻敌青雀门欺天诳地球琲全节雀李山谷臣摄检生草慑慴疏材丝脉四美速冻随笔泰容贪索天拔通屋巫山神女无所住下家详致小太太遐致锡珪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