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色的意思、国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色的解释

(1) [national beauty]∶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

天姿国色

骊姬者,国色也。——《公羊传·僖公十年》

(2) [peony]∶牡丹,色极艳丽,有国色之称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 刘禹锡《尝牡丹》

详细解释

(1).旧指姿容极美的女子。赞其容貌冠绝一国,故云。《公羊传·僖公十年》:“ 驪姬 者,国色也。” 何休 注:“其颜色一国之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清 秋瑾 《白莲》诗:“国色由来夸素面,佳人原不藉浓粧。”

(2).美丽的花,多指牡丹。 唐 罗隐 《牡丹》诗:“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二:“不御铅华知国色,祇裁云缕想仙装。” 清 姚鼐 《和袁香亭看牡丹》诗:“兴极捲幃看国色,病餘拥毳作僧诗。”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国色”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既可用于形容人物,也可指代花卉,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形容绝代佳人

  1. 本义
    指容貌冠绝一国的女子,强调其美貌无人能及。例如《公羊传·僖公十年》记载“骊姬者,国色也”,即以“国色”赞誉骊姬的美貌。

  2. 延伸用法
    常与“天香”连用为成语“国色天香”,既形容女子姿容绝世(如“天姿国色”),也借喻牡丹的艳丽。例如清代秋瑾诗句“国色由来夸素面”,即用此典。


二、代指牡丹花

  1. 文化象征
    自唐代起,牡丹因花色艳丽被赋予“国色”之称。刘禹锡《赏牡丹》中“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成为经典表述,奠定了牡丹作为“国色”的文化地位。

  2. 美学意涵
    牡丹的“国色”不仅指其色彩浓艳,更蕴含富贵、吉祥的寓意。如王安石诗句“不御铅华知国色”,即赞其自然华美无需雕饰的特质。


使用提示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国色:意思及来源

《国色》一词是指国家的美丽色彩,也可以形容一个国家的繁华和富饶。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国色》一词拆分为两个部首:丿(piě)和攵(pū)。笔画总共为8画。

繁体字

繁体字为「國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国色」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仍然是以「国」和「色」两个字作为合体写成的。

例句

1. 这个城市的夜景真是美不胜收,简直是一副国色天香的景象。

2. 她容貌秀丽,堪称人间的国色天姿。

组词

国色天香、国色天姿、国色天禾、国色难移等。

近义词

倾国倾城、美丽动人、闭月羞花等。

反义词

黯然失色、丑陋不堪等。

别人正在浏览...

闇弱白镴稗说琐语豹犆北徼本邦抪徧彩旒才恰菜食超腾闯过垂直平分线倒轩點字地灶斗分发觉法窟风口浪尖服式感结高馆羹饘官面儿骨解孤岚姑奶奶海兽后足画荻皇上家鹘莽火纸箭袖精神恍忽久视骏驹孔棘灵榇庙牲密栉判例剽便破隙亲厚钦邳旗章骚苏生气蓬勃授孑首尾相连衰鬓水祥私衣忘生舍死蚊母树侠节衔寃谢家轻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