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勿的意思、得勿的详细解释
得勿的解释
得无。犹言莫非,岂不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 许 ?’ 许 曰:‘然,何见知?’又曰:‘得勿客邑为 淄 ?’曰:‘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
词语分解
- 得的解释 得 é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适合:得劲。得当(刵 )。得法。得体。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
- 勿的解释 勿 ù 副词,不,不要:请勿动手。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笔画数:; 部首: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得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常见于文言文语境,其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推测或反问语气
表示“莫非”“岂不是”,用于疑问句中对事实的推测或确认。例如《聊斋志异·王六郎》中:“得勿客邑为淄?”(您的家乡难道是淄川吗?)
-
“得无”的变体
在古籍中常与“得无”通用,如“得勿饥耶?”(难道不饿吗?),表达委婉的疑问。
二、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典文学作品或对话中,如:
- 《聊斋志异》:通过主客对话体现对对方身份的推测(例:“得无客姓为许?”)。
- 反问语境:隐含说话者的试探或关切,如“得勿饥耶?”。
三、延伸说明
- 与“勿”的关联:单字“勿”本身表示否定(如“勿忘”),但“得勿”组合后语义偏向疑问而非直接否定。
- 现代使用:已不常见于现代汉语,多出现在研究文言文或古籍的场景中。
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古籍例句,可参考《聊斋志异》相关篇章。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得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是什么?
得勿(dé w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不可”或“不要”。它由“得”和“勿”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得”是由“彳”(走)和“木”(树木)两个部首构成,表示走向树木,引申为得到;“勿”则由“勹”(包围)构成,表示禁止、不要。在拆分笔画方面,得勿分别有5个和4个笔画。
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是什么?
得勿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左传》。在繁体字中,得勿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得勿的形状略有差异,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一致。
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是什么?
以下是一些使用得勿的例句:
1. 得勿欺人,要对每个人都友善相待。
2. 学习时得勿懒惰,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3. 自律意味着得勿放纵自己的欲望。
得勿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使用,例如:
1. 得失(dé shī):得到和失去。
2. 得意(dé yì):感到满意和得意。
3. 无勿(wú wù):没有禁止和不要的意思。
得勿的近义词是“不可”、“不要”,反义词是“得宜”、“可以”。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把绝薄宦鸱峙遄征从不搭救大寛转惮漫滴溜儿房宴改过从善共川鼻饮供赋拱候瓜緜规勉孤悬谷子黑豸活罗缄脣鉴识桀竖进服静僻精神满腹絶肠俊敏兰桂腾芳粮多草广离房癃閟胪唱盲风涩雨明皇命在朝夕木吾孬包喷薄欲出皮草行椌楬全环食雀瓦沙画锥山水韵少不得盛春参商侍从诗什术衢荪美螳斧通天服推捱脱簪咸濩屟廊歇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