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士的自称。《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太祖 辅政,悦 欢 风教,徵为 扬州 主簿,遣中使迎 欢 。及践阼,乃至。 欢 称山谷臣 顾欢 上表曰:‘……言既尽矣,请从此退。’”
“山谷臣”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隐士的自我称谓。以下是详细解释:
“山谷臣”指隐士的自称,常用于表达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的身份认同。该词由“山谷”(代指隐居环境)和“臣”(谦称)组合而成,体现隐士对自然与清静生活的追求。
该词最早见于《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南朝齐高帝萧道成辅政时,隐士顾欢被征召为官,但他上表自称“山谷臣”,并婉拒官职,称“言既尽矣,请从此退”,表明不愿参与政事的立场。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其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人“隐逸思想”与“仕隐矛盾”的交织。
《山谷臣》是一个成语,其中的“山谷”指的是山间的深谷地带,而“臣”则代表官员、仆人等身份,整个成语的意思指在山谷中的人像臣子一样忠诚服从仆从。
《山谷臣》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以下三个部首和六个笔画:
山(山字的部首)- 3画
谷(谷字的部首)- 7画
臣(臣字的部首)- 7画
《山谷臣》这个成语的来源可追溯到《诗经·小雅·山谷》中的一句话:“山有木启,匪‘寿’斯 ‘臣’”,意为“山谷中有木草的生长,它们不是‘寿命’赐予的臣子。”这句诗表达了山谷中的自然生灵与天地之间的关联。
《山谷臣》的繁体字为「山谷臣」。
古代的《山谷臣》成语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
1. 他在山谷臣中为我们的家园保护了安全。
2. 在困境中他展现出了真正的山谷臣精神,为领导尽忠职守。
1. 山林谷地
2. 臣服
3. 谷底
4. 臣子
1. 山中仆人
2. 山地随从
3. 山区侍从
4. 山间官员
1. 山王
2. 逆臣
3. 义士
4. 忠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