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经或做佛事,使亡灵脱难超升。《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次日 崔生 感 兴娘 之情不已,思量荐度他。”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代殷勤荐度,愿你早归法旨,莲花生长无尘滓。”
“荐度”是一个具有宗教色彩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指通过念经、举办法事等宗教仪式,帮助亡灵脱离苦难、获得超升。这一解释在《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二刻拍案惊奇》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宗教仪式性
常用于佛教或道教场景,如设斋醮、请僧人诵经等,目的是让逝者灵魂得以解脱。例如《初刻拍案惊奇》提到“思量荐度他”,即通过法事超度亡魂。
古籍用例
字形拆解
有部分现代解释将“荐度”理解为“推荐和评价的程度”(如),但此释义缺乏古籍及权威语料支撑,可能是对“荐”字单独含义的误推,需以传统宗教释义为准。
该词专用于描述宗教超度行为,建议在涉及历史文献或传统文化场景时使用,现代日常语境中较少出现。
荐度(jiàn dù)是一个汉字词汇,由“荐”和“度”两个部分组成。荐的部首是艹,笔画数为9;度的部首是广,笔画数为3。
荐度的意思是指推荐的程度或重要性。常用于形容文章、作品等的推荐程度,也可以用来评价某项成就、贡献等的重要性。
荐度一词最早来源于古代汉字,被广泛使用于现代汉语中。在繁体字中,荐度的写法为「薦度」。
在古代汉字中,荐度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楷书中,荐的写法为「荐」,度的写法为「度」。
1. 这本书的荐度非常高,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
2. 这篇文章的荐度很低,内容不够丰富。
3. 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荐度很高。
1. 推荐
2. 重要
3. 权威
4. 推崇
5. 评价
1. 推荐度
2. 重要性
3. 值得推荐
4. 高度评价
5. 赞许程度
1. 不重要
2. 不推荐
3. 低度评价
4. 贬低
5. 不赞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