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贰的意思、无贰的详细解释
无贰的解释
(1).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诗·鲁颂·閟宫》:“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郑玄 笺:“无有贰心也,无復计度也。”《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俭 以计厚待 钦 ,情好欢洽。 钦 亦感戴,投心无贰。”
(2).不可改变。《左传·成公八年》:“公赂之,请缓师。 文子 不可,曰:‘君命无贰,失信不立。’”
词语分解
- 无的解释 无 (無) 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有 笔画数:; 部首
- 贰的解释 贰 (貳) è “二”的大写。 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无贰”的汉语词典释义
“无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没有二心、专一不二、忠诚不渝。它强调的是一种绝对专一、毫无保留的忠诚、信任或状态。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
字面与核心义:
- 无: 否定词,表示“没有”、“不”。
- 贰: 本义为“副职”、“副本”,引申为“不专一”、“有二心”、“怀疑”、“背离”、“不忠诚”。
- 无贰: 直接组合意为“没有二心”、“不怀疑”、“不背离”、“专一不二”。这是该词最核心、最常用的含义。
-
引申义与用法:
- 忠诚专一: 常用于形容人对君主、国家、朋友或信仰的绝对忠诚,毫无异心。例如:“事君无贰”(侍奉君主没有二心)。
- 坚定不移: 形容意志、决心或信念的坚定,毫不动摇。例如:“其心无贰”(他的心志坚定不移)。
- 唯一无二: 强调事物的独特性或排他性,没有第二个可以匹敌或替代的。例如:“此物天下无贰”(此物天下无双)。
- 无疑虑、不猜忌: 表示完全信任,没有任何怀疑或猜忌。例如:“彼此相待无贰”(彼此相待毫无猜忌)。
- 无差错、无过失: 在特定语境下,可引申为行为或状态完美无缺,没有过失或偏差(此义相对少见)。
-
典籍例证(体现权威性):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臣无贰心,天实临之。” 这是“无贰”表示“没有二心”的经典出处,强调了臣子对君主的绝对忠诚。
- 《诗经·大雅·大明》: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意为“上帝监视着你们,你们不要怀有二心。” 这是较早使用“无贰”的文献,用于告诫人们要专一虔诚。
- 《孟子·滕文公上》: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此处虽未直接出现“无贰”,但孟子思想强调社会分工的专一性,与“无贰”追求专精、不二的精神内核相通)。
- 《汉语大词典》(权威辞书): 对“无贰”的释义明确为:“1. 谓不要有二心;没有二心。2. 犹言无可匹敌。” 此释义准确概括了该词的核心用法。
“无贰”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解释是没有二心、专一不二,主要用以形容人的忠诚、意志的坚定、事物的独一无二以及信任的毫无保留。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忠诚、专一、诚信等品德的高度推崇,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其经典用例多见于先秦典籍,如《左传》、《诗经》,是理解其本义和权威用法的关键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无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wú èr,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综合多来源信息如下:
一、核心释义
-
无二心/忠诚不渝
指没有异心或绝对忠诚,常用于强调坚定的态度。例如《左传》中“有死无二”表示宁死不生二心。
-
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形容事物或人的独特性,如《史记》中“功无二于天下”指功绩举世无双。
-
完全相同/没有差异
在部分语境中表示“毫无两样”,如“一般无二”指两者完全一致。
二、用法与例句
- 文学引用:古文中常用于表达忠诚或独特性,如《论衡》中“芝生无二”强调罕见性。
- 现代应用:可形容人的专一(“一心无二”),或事物的环保性(“无二次污染”)。
三、相关词辨析
- 近义词:独一无二、始终如一。
- 反义词:三心二意、大同小异。
四、总结
“无贰”在不同语境中侧重不同含义,既可指精神层面的忠诚(如“死无二心”),也可指客观事物的独特性或一致性。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语义。
别人正在浏览...
拜阁半身獙獙虿发痴顽冲口牀寝垂纶大帮大位雕几彫零耳报防潮发想夫壻观测合埶黄丕烈会刊甲状软骨凈练旧言拒虎进狼伉俍寇扰掠影浮光量凿正枘连利流梗纶阁路向毛骨竦然母养南籥脑府内酝枿枝逆天暴物旁国槃马谱气潜邸清顺七十二行人黎日旰不食生识逃薮停云落月头醋脱套换套伪名倭夷香楠木香莎乡音献瑞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