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出《后汉书·郑玄传》:“时 任城 何休 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 玄 乃发《墨守》,鍼《膏肓》,起《废疾》。 休 见而叹曰:‘ 康成 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后以“操矛入室”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宋 叶适 《题端信师帖》:“ 淳熙 初,都下禪讲尚多宿旧名人,师年少,操矛入室,援据古今,中其机要,咸相顾叹骇曰:‘信书厨,不可与争也!’”亦作“ 操戈入室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 柳宗元 爱《国语》,爱其文也;非《国语》,非其义也……好而知恶, 宗元 於《国语》有焉。论者以 柳 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羣然和之。然则文之工者,伤理倍道,皆弗论乎!”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 章相 与学士,初方指水盟松,后反操戈入室,不免乘此机会嘲他几句,有何不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操戈入室,理所必然。”
“操矛入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的观点或理论,找出其中的漏洞,并利用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常用于学术争鸣或辩论场景,强调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出自《后汉书·郑玄传》:
东汉学者何休推崇《公羊传》,著书《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维护其学说。郑玄(字康成)则撰写文章反驳何休的观点。何休看后感叹:“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郑玄进入我的领域,用我的武器来攻击我啊!)
该成语的解释在多个词典(如沪江词典、汉典)中高度一致,核心含义为“深入对方领域并反制”,可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使用。
“操矛入室”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或技艺高超,达到了非常出众的程度。字面上拆分开来,“操”是“掌握”、“运用”的意思,“矛”是一种古代的兵器,入室指的是进入人家的房间。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运用矛这个兵器技艺十分高超,达到了出类拔萃的地步。
根据汉字的组成结构,我们可以将“操”拆分成“扌”和“射”,其中“扌”是手的意思,“射”是指运用、掌握。而“矛”的部首是“矛”,由三笔构成。所以整个成语“操矛入室”一共是扌射矛宀四个部首和17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相对较早,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一文。故事中,刺客李文谦曾去请教刺人的技巧,他说:“吾闻赵人能操矛入室杀人。任为天子,安得尽所欲事。”后来成语“操矛入室”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短语,形容技艺出众或者才情非凡的人。
在繁体字中,“操矛入室”是「操矛入室」。与简体字的拼写一样,在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繁体字在一些地方或文化背景中仍然被使用。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成语“操矛入室”并没有固定的写法。因为字形演变的原因,字的写法会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写法在实际使用中比较常见。
例句:
他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这门技艺,可以说操矛入室。
组词:操持、操纵、矛头向下、入室抢劫。
近义词:操刀入局、一技之长、十步杀一人、手到擒来。
反义词:初学乍练、不堪一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