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貳的意思、無貳的詳細解釋
無貳的解釋
(1).謂不要有二心;沒有二心。《詩·魯頌·閟宮》:“無貳無虞,上帝臨女。” 鄭玄 箋:“無有貳心也,無復計度也。”《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 儉 以計厚待 欽 ,情好歡洽。 欽 亦感戴,投心無貳。”
(2).不可改變。《左傳·成公八年》:“公賂之,請緩師。 文子 不可,曰:‘君命無貳,失信不立。’”
詞語分解
- 無的解釋 無 (無) ú 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隻,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有 筆畫數:; 部首
- 貳的解釋 貳 (貳) è “二”的大寫。 變節,背叛:貳臣。貳心。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無貳”的漢語詞典釋義
“無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沒有二心、專一不二、忠誠不渝。它強調的是一種絕對專一、毫無保留的忠誠、信任或狀态。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
-
字面與核心義:
- 無: 否定詞,表示“沒有”、“不”。
- 貳: 本義為“副職”、“副本”,引申為“不專一”、“有二心”、“懷疑”、“背離”、“不忠誠”。
- 無貳: 直接組合意為“沒有二心”、“不懷疑”、“不背離”、“專一不二”。這是該詞最核心、最常用的含義。
-
引申義與用法:
- 忠誠專一: 常用于形容人對君主、國家、朋友或信仰的絕對忠誠,毫無異心。例如:“事君無貳”(侍奉君主沒有二心)。
- 堅定不移: 形容意志、決心或信念的堅定,毫不動搖。例如:“其心無貳”(他的心志堅定不移)。
- 唯一無二: 強調事物的獨特性或排他性,沒有第二個可以匹敵或替代的。例如:“此物天下無貳”(此物天下無雙)。
- 無疑慮、不猜忌: 表示完全信任,沒有任何懷疑或猜忌。例如:“彼此相待無貳”(彼此相待毫無猜忌)。
- 無差錯、無過失: 在特定語境下,可引申為行為或狀态完美無缺,沒有過失或偏差(此義相對少見)。
-
典籍例證(體現權威性):
-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臣無貳心,天實臨之。” 這是“無貳”表示“沒有二心”的經典出處,強調了臣子對君主的絕對忠誠。
- 《詩經·大雅·大明》: “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意為“上帝監視着你們,你們不要懷有二心。” 這是較早使用“無貳”的文獻,用于告誡人們要專一虔誠。
- 《孟子·滕文公上》: “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僞者也,惡能治國家?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此處雖未直接出現“無貳”,但孟子思想強調社會分工的專一性,與“無貳”追求專精、不二的精神内核相通)。
- 《漢語大詞典》(權威辭書): 對“無貳”的釋義明确為:“1. 謂不要有二心;沒有二心。2. 猶言無可匹敵。” 此釋義準确概括了該詞的核心用法。
“無貳”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解釋是沒有二心、專一不二,主要用以形容人的忠誠、意志的堅定、事物的獨一無二以及信任的毫無保留。它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忠誠、專一、誠信等品德的高度推崇,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詞彙。其經典用例多見于先秦典籍,如《左傳》、《詩經》,是理解其本義和權威用法的關鍵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無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 wú èr,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綜合多來源信息如下:
一、核心釋義
-
無二心/忠誠不渝
指沒有異心或絕對忠誠,常用于強調堅定的态度。例如《左傳》中“有死無二”表示甯死不生二心。
-
獨一無二/無可替代
形容事物或人的獨特性,如《史記》中“功無二于天下”指功績舉世無雙。
-
完全相同/沒有差異
在部分語境中表示“毫無兩樣”,如“一般無二”指兩者完全一緻。
二、用法與例句
- 文學引用:古文中常用于表達忠誠或獨特性,如《論衡》中“芝生無二”強調罕見性。
- 現代應用:可形容人的專一(“一心無二”),或事物的環保性(“無二次污染”)。
三、相關詞辨析
- 近義詞:獨一無二、始終如一。
- 反義詞:三心二意、大同小異。
四、總結
“無貳”在不同語境中側重不同含義,既可指精神層面的忠誠(如“死無二心”),也可指客觀事物的獨特性或一緻性。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語義。
别人正在浏覽...
霸道避僧朝政赤牍從馬直促韻膽量誕聖嶝道冬小麥都都知法天豐虛鴚鵝顧讬黑面郎河裡孩兒岸上娘紅繩宦海浮沉假象牙急驚風撞着慢郎中觔兜沮誦克已奉公寇掠辣硬緑翹履信思順貌合心離冕帶愍愍鬧裝花甯方歐脫排闼直入判合剽俗痞鬲破句破顔一笑鵲印日志乳獸贍麗攝官承乏繩先啟後世範肆法踏硬土屋外地人僞臣威酷微文深诋烏程物怪無能為役夏康斜高西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