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代食的意思、代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代食的解释

谓任用聚敛之臣以代贤者居官食禄。《诗·大雅·桑柔》:“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穡,力民代食。” 毛 传:“代无功者食天禄也。” 郑玄 笺:“但好任用是居家吝嗇於聚敛作力之人,令代贤者处位食禄。” 马瑞辰 通释:“《传》本作‘无功者食天禄也’,故《笺》申之曰‘令代贤者处位食禄’; 王肃 本误增‘代’字,云‘代无功者食天禄也’,便於文义不顺矣。”一说以力耕所得代替禄食。见 朱熹 集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代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在现代常用词典中较少收录,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文献用例进行解释。根据其构词法和相关文献记载,可作如下分析:

  1. 基本释义:

    • 字面拆解: “代”有替代、代理之意;“食”指食物、进食或俸禄(古代常以粮食作为俸禄形式)。
    • 核心含义: “代食”通常指代替他人享用食物或俸禄。引申为无功受禄或不劳而获。
  2. 文献依据与引申义:

    •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见于《诗经·大雅·桑柔》:“如彼溯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穑,力民代食。” 其中“力民代食”一句,历代注疏多解释为:(在位者)本应努力为民(力民),却反而夺取民食以自养(代食)。这里的“代食”指侵夺、占有本应属于民众的粮食或资源,含有强烈的贬义,谴责统治者不事生产却坐享其成。
    • 由此,“代食”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履行其职责(如治理国家、服务民众)却享用相应俸禄或资源的人或行为,强调其不称职、尸位素餐的性质。
  3. 现代理解与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代食”一词极少使用,属于古语词或书面语。
    • 若需表达类似意思,更常用“尸位素餐”、“无功受禄”、“不劳而获”等成语或短语。
    • 其核心概念是指占据职位或名义却不做实事,白白消耗资源。

总结释义:

代食(dài shí),古汉语词汇,意指代替他人享用食物或俸禄,特指在位者不履行职责却侵夺民食以自养的行为。引申为无功受禄、尸位素餐、不劳而获。该词带有贬义,源于《诗经·大雅·桑柔》,现代已罕用。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代食”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诗经》中的政治含义(主要来源)

根据《诗经·大雅·桑柔》的记载,“代食”指任用聚敛之臣代替贤者担任官职并享受俸禄。原文“力民代食”中,“力民”指擅长聚敛之人,而“代食”则暗含对贤者被排挤、贪腐者掌权的批判。郑玄注解进一步说明这是“令代贤者处位食禄”,反映了古代政治用人不当的现象。

二、成语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现代词典(如、2)将其解释为四字成语,含义为“代替别人吃饭,比喻替他人承担困难或危险”,并引用《庄子·齐物论》中鲁仲连替友承担风险的故事。但需注意,此说法在其他权威古籍中未见直接对应,可能是后世引申或误传。

总结建议

  1. 优先采用《诗经》原意:指政治层面的用人腐败现象。
  2. 成语用法存疑:若需使用比喻义,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并标注来源差异。
  3. 发音与结构:拼音为“dài shí”,字面结构为“代(代替)+食(食禄)”。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进一步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白首之心伯考触犯除旧更新春芒殩孝啖啜督压鰐蜥防宿番君烦热发俏法源寺肥浓风恙扶同公烟光纤关圣帝君合盖鸿涬画棰讳犬混缠监场劫国结璘巾衍揪扯酒靥棘鍼科絶粻局躬均沾开剪刊字匠作连师卤化绿荫密闭默默不语木块嫩蕊呕呀盘辟炮石轻靓拳马人痾任劳荣幸桑畴傻瓜松包飧牵体取通深推陈出新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