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警遒的意思、警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警遒的解释

警拔遒劲。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 叔源 失步, 明远 变色。”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七章二:“ 朓 诗精丽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错出,而风格也警遒劲挺,不流于弱。”参见“ 警拔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警遒”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评论领域,特指诗文风格的独特表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警遒(jǐng qiú)意为警拔遒劲,形容诗文或语言风格既精警突出,又刚健有力。其中:

文学应用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用于评价谢朓(字玄晖)的诗歌:“奇章秀句,往往警遒”,指其诗作中精彩的片段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力度。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也用此词形容谢朓诗风“警遒劲挺”,强调其摆脱柔靡、独树一帜的特点。

关联词汇

使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艺术评论,适用于描述兼具思想性与力量感的创作风格。

网络扩展解释二

警遒

警遒(jǐng zhī)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是言和车,总共有12个笔画。它是由“车”作为声旁,表示车辆奔驰的样子,而“言”作为形旁,表示声音喧哗的意思。

警遒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繁体为“警遒”(遒读作tuí),它的写法与现代简体汉字相似。在古代,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义基本相同。

警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心智警遒”的描述,意思是指心智清醒、警觉敏锐。后来,警遒逐渐演变为指敏捷灵活、气质矫健的意思。

例句:

她的举止警遒,完全不像一个年过六旬的人。

警察训练要求身体警遒,反应迅速。

组词:

警员、警卫、警惕、警报、警觉

近义词:

敏捷、灵活、敏锐、警觉

反义词:

迟钝、呆滞、糊涂、迟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