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自然之性;常态。《庄子·骈拇》:“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后汉书·王符传》:“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復,天道常然之大数也。”《晋书·文苑传·李充》:“政异徵辞,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寻响穷年,刻意离性而失其常然。” 清 王夫之 《思问录·内篇》:“吉凶,得失,生死,知为天地之常然而无足用其忧疑,亦可以释然矣。”
(2).一向如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
"常然"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基本词义 "常然"由"常"与"然"组合而成。《说文解字》释"常"为"下帬也",后引申为恒久、规律之义;"然"作形容词后缀时表状态,合指事物本来的恒常状态。该词在《庄子·骈拇》中已见使用:"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此处"常然"即指万物自然的本真状态。
二、哲学内涵 在道家典籍中,"常然"特指超越人为干预的自然法则。如《文子·道原》所述:"天下莫易於为善,莫难於为伪也。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适性辞余,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於己,故曰为善易也。所谓为伪者,摇捝智力,贵功名声,内动形体,外剽舆情,故曰为伪难也",强调保持本真状态才是符合天道的行为准则。
三、现代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表达社会运行的应然状态。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为"正常的状态",常与"悖逆""失常"等词构成反义关系。在语言学领域,有学者将其纳入汉语"状中结构复合词"的典型范例进行研究(参见《汉语复合词结构历时演变研究》第三章)。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网络文献,本文释义依据《汉语大词典》《庄子集释》等纸质权威辞书及古籍注疏,建议读者通过图书馆系统查阅相关文献获取完整信息)
“常然”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核心释义
自然之性或常态
源自《庄子·骈拇》,指事物本然的状态,如“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强调不以外力强行改变自然规律。后汉书与晋书文献中进一步引申为“天道运行或社会变迁的恒定法则”。
一向如此或普遍现象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以语言差异为例,说明“固常然矣”,指某种现象长期存在且被广泛接受。
二、延伸解析
文献参考:主要出自《庄子》《后汉书》《颜氏家训》等典籍,现代词典释义可参考汉典及沪江在线词典。
昂霄耸壑安仁并举不记前仇称便尺籍短书赤麻迟停逮累大曲扼守冯怒告劳国律寒蠢韩山石黄门狱悔厉绘写豗潆监郡齎操界道捐馆客作儿髡发练锐卢骆没完墨啓你追我赶攀违匹妇强宗悄悄话清恪青眉区委取问纫缝射柳石匠霜露之思束帛加璧顺合讼訴岁周逃释铁布衫同一性统御顽狠味精痿厥蜗旋相须娴淑禊祓膝盖骨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