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卢骆的意思、卢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卢骆的解释

初 唐 四杰中 卢照邻 、 骆宾王 的并称。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既而淳气益漓,駢丽乃作,滥觴于 齐 梁 ,猖狂于 卢 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卢骆"是汉语中对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与骆宾王二人的合称,属于文学史专有名词,特指初唐时期以诗文革新闻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卢骆

读音:Lú Luò

词性:名词(专有名词)

释义:指唐代诗人卢照邻与骆宾王的并称,二人同属"初唐四杰",以革新齐梁浮艳诗风、推动唐诗格律化与题材拓展而著称。


二、文学史地位与贡献

  1. 革新诗风

    卢照邻与骆宾王反对六朝绮靡文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创作理念。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以宏大意象与批判精神,开创了唐代长篇歌行的新格局。

  2. 并称背景

    二人因文学主张相近、创作成就突出,自唐代起被并称为"卢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卢骆歌行,冠绝初唐",奠定了其并称的文学史基础。


三、代表作品与风格


四、学术研究参考

  1. 权威辞书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卢骆"词条明确其指代关系,并引用《旧唐书·文苑传》对二人文学地位的记载。

  2. 文学史著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指出,卢骆的七言歌行"突破宫体诗藩篱,为盛唐诗歌高峰奠定基础";王水照《唐代文学史》详述二人对五言律诗定型的关键作用。


五、文化影响

"卢骆"并称不仅标志初唐文学转型,更成为后世评价文人并驾齐驱的典故。如清代宋琬诗云:"卢骆风流子建才",喻指才华相当的文坛双璧。


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王水照《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5. 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卢骆”是初唐文学家卢照邻与骆宾王的并称,二人同为“初唐四杰”成员。该称谓最早见于明代张居正的《翰林院读书说》,文中提到“猖狂于卢骆”,指代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风格影响。

具体解释:

  1. 人物身份
    卢照邻(约636-689)与骆宾王(约619-687)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并称“初唐四杰”。他们突破了齐梁宫体诗的浮艳文风,推动了唐代诗歌的革新。

  2. 文学特点
    两人以骈文见长,作品注重辞藻与对仗,尤以长篇歌行体著称。例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均以宏大气势和批判精神闻名。

  3. 历史评价
    张居正用“猖狂于卢骆”形容其文风的奔放不羁,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唐代文学转型的推动作用。这一并称也体现了后世对其文学史地位的认可。

如需进一步了解“初唐四杰”的整体成就,可参考相关文学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挨打受骂按兵束甲侧芽昌歜成见晨退痴牀锄草绌臣厨船磁流体发电存荆厝身道服砥廉峻隅氐人国二传手覆局赶脚的更覆隔情悹悹褂子国哀横霸节衷纠枝灸足继往开来麂眼朘削开敷颗涷岿巍袴子老狯两美门厅眇緜敲更啓会琼蟾肉猪上信善和韶靡声埶神秘什件儿石韦拾遗补阙饰妆讨原条述亭落通经通逆同心戮力蛙吹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