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 唐 四杰中 卢照邻 、 骆宾王 的并称。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既而淳气益漓,駢丽乃作,滥觴于 齐 梁 ,猖狂于 卢 骆 。”
“卢骆”是初唐文学家卢照邻与骆宾王的并称,二人同为“初唐四杰”成员。该称谓最早见于明代张居正的《翰林院读书说》,文中提到“猖狂于卢骆”,指代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风格影响。
具体解释:
人物身份
卢照邻(约636-689)与骆宾王(约619-687)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并称“初唐四杰”。他们突破了齐梁宫体诗的浮艳文风,推动了唐代诗歌的革新。
文学特点
两人以骈文见长,作品注重辞藻与对仗,尤以长篇歌行体著称。例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均以宏大气势和批判精神闻名。
历史评价
张居正用“猖狂于卢骆”形容其文风的奔放不羁,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唐代文学转型的推动作用。这一并称也体现了后世对其文学史地位的认可。
如需进一步了解“初唐四杰”的整体成就,可参考相关文学史资料。
《卢骆》是一个汉字词语,它表示某种动物的名字。
《卢骆》这个词由“卜”和“马”两个部首组成。
它的总笔画数是14画。
《卢骆》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它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辞书中,详细记录了各种汉字和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在繁体字中,卢和骆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在古时候,卢骆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因为汉字的形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然而,关于卢骆在古时候的具体写法,目前缺乏具体的认可和证据。
1. 我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漂亮的卢骆。
2. 卢骆是一种野生动物,生活在草原上。
卢骆无法与其他汉字组合成新的词语。
卢骆的近义词包括:马、野马、野生马。
卢骆的反义词为家马,表示已经被人类驯养的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