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然的意思、常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然的解釋

(1).自然之性;常态。《莊子·骈拇》:“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鈎,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後漢書·王符傳》:“存亡以之疊代,政亂從此周復,天道常然之大數也。”《晉書·文苑傳·李充》:“政異徵辭,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尋響窮年,刻意離性而失其常然。” 清 王夫之 《思問錄·内篇》:“吉兇,得失,生死,知為天地之常然而無足用其憂疑,亦可以釋然矣。”

(2).一向如此。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音辭》:“夫九州之人,言語不同,生民以來,固常然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然"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

一、基本詞義 "常然"由"常"與"然"組合而成。《說文解字》釋"常"為"下帬也",後引申為恒久、規律之義;"然"作形容詞後綴時表狀态,合指事物本來的恒常狀态。該詞在《莊子·骈拇》中已見使用:"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骈,而枝者不為跂;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凫胫雖短,續之則憂;鶴胫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此處"常然"即指萬物自然的本真狀态。

二、哲學内涵 在道家典籍中,"常然"特指超越人為幹預的自然法則。如《文子·道原》所述:"天下莫易於為善,莫難於為僞也。所謂為善者,靜而無為,適性辭餘,無所誘惑,循性保真,無變於己,故曰為善易也。所謂為僞者,搖捝智力,貴功名聲,内動形體,外剽輿情,故曰為僞難也",強調保持本真狀态才是符合天道的行為準則。

三、現代語義延伸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表達社會運行的應然狀态。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釋義為"正常的狀态",常與"悖逆""失常"等詞構成反義關系。在語言學領域,有學者将其納入漢語"狀中結構複合詞"的典型範例進行研究(參見《漢語複合詞結構曆時演變研究》第三章)。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網絡文獻,本文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莊子集釋》等紙質權威辭書及古籍注疏,建議讀者通過圖書館系統查閱相關文獻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常然”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自然之性或常态
    源自《莊子·骈拇》,指事物本然的狀态,如“曲者不以鈎,直者不以繩”,強調不以外力強行改變自然規律。後漢書與晉書文獻中進一步引申為“天道運行或社會變遷的恒定法則”。

  2. 一向如此或普遍現象
    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中以語言差異為例,說明“固常然矣”,指某種現象長期存在且被廣泛接受。

二、延伸解析

文獻參考:主要出自《莊子》《後漢書》《顔氏家訓》等典籍,現代詞典釋義可參考漢典及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激案秤半道兒背眼碧樹嘈音塵韻刺心切骨大關節目倒舞伎帝輔抵難定向天線督脈發麻坊陌發胄敷于散趕老羊貴氣骨噜噜古月軒侯頭黃齑淡飯毀沮徼天交绡噤若寒蟬進退維谷給事中機織菊華酒君子之交擴充籃轝辣硬柳葉吊梢眉隆備樓店務面紅耳赤平頭奴搶快窮怒驅忙如上騷殺燒尾蜃女石蛇石亭樞機說白道緑他懑柁牙土田亡其威禮畏頭畏尾禊池謝女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