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霄耸壑的意思、昂霄耸壑的详细解释
昂霄耸壑的解释
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词语分解
- 昂霄的解释 高入霄汉。形容出人头地或才能杰出。《新唐书·房玄龄传》:“僕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宋 陆游 《陵霄花》诗:“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寧自期。” 宋 陈亮 《祭
- 耸壑的解释 .跳出溪谷。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七:“盖闻拂云之松,生于一豆之实;耸壑之鱼,穿于一丝之溜。”.喻出人头地。 明 李东阳 《送董生天锡还宁都》诗:“未论耸壑遇 房相 ,且赏清谈似 阿戎 。”参
专业解析
"昂霄耸壑"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的才能、志向或成就卓越超群,远超出常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拆解与组合义
- 昂:高举,向上提升。
- 霄:云霄,指极高的天空。
- 耸:高起,直立。
- 壑:深谷,山沟。
- 组合义:形象地描绘了某种事物(通常指人的才德、气概或志向)如山峰般高耸入云(昂霄),又像深谷一样幽邃宏大(耸壑),比喻其非凡杰出,超越凡俗。
二、成语释义
意指才能卓越,志向远大,气概非凡,成就或境界远超同辈,达到极高的层次。常用来赞誉杰出人物或其宏伟的抱负与成就。
三、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新唐书·房玄龄传》。唐太宗李世民曾评价房玄龄:“此子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昂霄耸壑云。” 意为:这个年轻人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只可惜我现在还未能亲眼看到他展现出那超越群伦、高耸入云的非凡气概和才能。此典奠定了该成语的褒扬基调,专用于形容栋梁之才的卓绝。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志向远大,才华横溢,颇有昂霄耸壑之势。
- 历代开国君主,无不具有昂霄耸壑的雄才大略。
- (古籍用例)唐代王勃在《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中亦有“昂霄耸壑,岳渎之神”之句,用以形容山川神灵的崇高伟大,后亦引申用于人。
五、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释义为“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襟宽广。”
- 《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解释为“形容才能超群,气概非凡。昂霄:高出云霄;耸壑:跨越深谷。”
六、总结
“昂霄耸壑”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喻,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人的卓越不凡。它源自正史对名臣房玄龄的赞誉,承载着对杰出人才及其宏伟抱负的极高评价。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领略汉语在描绘人物才德境界时所展现的磅礴意象与精炼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昂霄耸壑”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人志向高远、气度非凡,既指才能杰出、建功立业,也包含胸怀广阔、不畏艰难的精神境界。
二、字词解析
- 昂:本义为抬头,引申为志向高远。
- 霄:指天空,比喻崇高境界。
- 耸:原指高耸,引申为挺拔杰出。
- 壑:指深谷,象征险峻环境。
组合意为“昂首于云端,耸立于深谷”,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人的精神高度。
三、出处与演变
-
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宋代文献:
- 陆游《剑南诗稿·凌霄花》:“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宁自期。”
- 陈亮《祭叶正则母夫人文》提到“得其昂霄耸壑之气”。
-
语义扩展
部分文献(如查字典)提到其最初形容山势高耸险峻,后逐渐引申用于赞美人或宏伟建筑,但主流用法聚焦于形容人的气魄。
四、用法与场景
- 语法:联合式结构,多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适用对象:
- 形容杰出人物(如“他年少时已有昂霄耸壑之志”)
- 赞美宏伟建筑(如“这座大厦昂霄耸壑,气势恢宏”)
五、近义与相关词
- 近义词:壮志凌云、气冲霄汉
- 反义词:鼠目寸光、胸无大志
提示:若需查看完整出处文献或例句,、中的原文引用。
别人正在浏览...
板舆本章箯舆财谷长陌谗搆长烟春祈秋报翠旃大家畜耽迟倒头饭鵰翎独醒而下发慌放绁風雨同舟高崇供养构变鞲绳鹳鹅军顾音虾蟆更华旦荒寒焕赫积翠池进给金吾子积散纪要剧烦鞠护均权蝲姑料计明版鸣廉目光如炬泥文凭肩语普客乾婚千岩万壑情同骨肉人面兽心人木缮守狮舞豕彘书目説分上孙敖襢衣鞉鼓天竺外强中干遐方絶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