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周的意思、岁周的详细解释
岁周的解释
见“ 岁週 ”。
亦作“ 岁周 ”。周年。 明 梁辰鱼 《巫山十二峰·怀人》曲:“喜重谐,言非谬,试看织女共牵牛,拟定相逢在岁週。”《清史稿·仁宗纪》:“癸丑,以岁周浹甲,停本年决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立宪纪闻》:“五大臣歷聘诸邦,舟车所经,考其政治。至丙午六月,方及岁周,始考察告毕,分道回国。”
词语分解
- 岁的解释 岁 (歲) ì 年: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龄:年岁。周岁。 星名:岁星(即“木星”。)
- 周的解释 周 ō 圈子,环绕:周围。周天。周转(僴 )。周匝(.环绕;.周到)。 普遍、全面:周身。周延。周全。周游。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完备:周到。周密。周
专业解析
"岁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天文历法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天所经历的时间周期,即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岁:本义指木星(岁星),后引申为年、时间单位(一年)。
- 周:环绕、循环、满一圈。
- 岁周:合指年岁的循环、满一年之期。具体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从春分点到下一个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
天文历法内涵:
- 在古代中国天文观测中,“岁周”特指太阳视运动在黄道上运行一周(360度)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 这个周期是制定历法(特别是阳历或阴阳合历中的阳历部分)的基础,用于确定年的长度和安排节气。
- 精确的岁周长度(回归年长度)对于历法精度至关重要。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如祖冲之)曾致力于精确测算岁周长度以改进历法。
-
现代理解与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岁周”一词已不常用,其含义基本被“回归年”或简称为“年”所取代。
- 它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天文历法、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语境中,指代那个特定的天文周期。
- 有时在较文雅或古风的表达中,也可能用来指代“满一年”、“周年”的意思,但此用法较少见。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岁周”的词条解释明确指向其天文历法含义,即太阳行一周天的时间,一岁之数。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在相关历法词条(如“岁实”、“回归年”)的释义中,会涉及“岁周”作为同义或相关概念,指代回归年的长度。
网络扩展解释
"岁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周年,即完整的一年周期。根据多个权威词典和文献记载,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字面构成:由"岁"(年岁)与"周"(循环周期)组合,表示年岁的完整循环。
- 同源词:也写作"岁週",《清史稿》等古籍中常见该写法。
文献用例
- 明代戏曲:梁辰鱼在《巫山十二峰·怀人》中以"岁周"描述牛郎织女的一年之约:"拟定相逢在岁周"。
- 清代政令:《清史稿·仁宗纪》记载因"岁周浃甲"(甲子年周期)暂停处决囚犯。
- 近代史:辛亥革命资料提到考察团"及岁周"即完成一年的海外考察。
使用注意
- 现代语境:该词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历史文献。
- 常见混淆:需与"周岁"(婴儿满一年)区分,二者时间单位相同但用法迥异。
如需具体例句或更深入解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史稿》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阿嫂蔽日步六孤颤笔羼入宠进脣揭齿寒村酤大脑殻凋衰鼎游冻雀唐昭斗讼端靖风轮妇姑勃谿富人概可羔裘高砧圭荜孤雁海绡核减恒春麾下火石袋奬进检括髻凤酒竈峻恶连旝零丁龙旌路出嘴边论事文率滨目睹耳闻能者多劳凝审批条青州曲曲私三言两句山阴乘兴社长盛烈深沟高垒世网谁当水米不黏牙耸恿团转拖绅屋上乌弦管相携亵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