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北鬥的意思、北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北鬥的解釋

[Big Dipper]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顆亮星在北天排列成鬥(或勺)形。七顆星名是天樞、天璇、天玑、天6*權、玉衡、開陽和搖光。前四顆稱“鬥魁”,又名“璇玑”;後三顆稱“鬥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天6*權(δ)是三等星以外,其餘六顆都是二等星。北鬥七星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标志

詳細解釋

(1).指北鬥星。《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鬥。” 南朝 梁 沉約 《夜夜曲》:“河漢縱且橫,北鬥橫復直。” 清 黃遵憲 《早行》詩:“東方欲明未明色,北鬥三點兩點星。”

(2).指北鬥之神。 漢 劉向 《九歎·遠逝》:“北鬥為我折中兮,太一為餘聽之。”

(3).北鬥七星排列成鬥勺形,因以喻酒器。《楚辭·九歌·東君》:“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 洪興祖 補注:“此以北鬥喻酒器者,大之也。” 明 王錂 《春蕪記·慶壽》:“樂奏《南薰》,尊傾北鬥宴昇平。” 清 曹寅 《廊前玉蘭》詩:“卻傍青霄慚槖筆,誰傾北鬥浥瓊枝。”

(4).《晉書·天文志上》:“北鬥七星在太微北……鬥為人君之象,號令之主也。”後因以喻帝王。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宸遊》:“願陛下永固 南山 ,億萬歲遙承露掌;祈海内常依北鬥,三千界盡上春臺。”

(5).《新唐書·韓愈傳贊》:“自 愈 沒,其學盛行,學者仰之如 泰山 北鬥。”後用以喻受人景仰。 清 管同 《祭檀默齋明府文》:“君身黃泉,君名北鬥。”

(6).指所景仰之人。 陳毅 《赴延安留别華中諸同志》詩:“衆星何燦爛,北鬥住 延安 。”

(7).謂二十八宿中的鬥宿,為北方玄武七宿之首。《詩·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朱熹 集傳:“箕、鬥二星,以夏秋之間見於南方。雲北鬥者,以其在箕之北也。”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二·東壁東井南箕北鬥》:“二十八宿以四方為名者,唯井、壁、箕、鬥四星而已……箕、鬥是人日用之器,相對而言,箕在南而鬥在北,故曰南箕、北鬥也。”

(8).冠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北鬥,道冠也。”

(9).雜志名。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機關刊物之一,1931年9月在 上海 創刊, 丁玲 主編,月刊。1932年7月被國6*6*黨政府查禁停刊,共出八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北鬥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北鬥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意義源于天文學和文化象征,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義項:指北鬥七星

    北鬥最初指代北天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即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這七顆星因形似古代舀酒的鬥具而得名,具有指示方向的功能。古人通過北鬥星柄的指向判斷季節,如《鹖冠子》記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

  2. 引申義:象征權威或榜樣

    在文學與口語中,北鬥常比喻為某領域内地位崇高、指引方向的人或事物。例如《論語·為政》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暗喻北鬥的引領作用,後世則用“泰山北鬥”形容德高望重的學者(《漢語大詞典》)。

  3. 文化意象:神話與信仰符號

    道教文化中,北鬥被視為掌管生死的神祇,民間有“南鬥注生,北鬥注死”之說。唐代詩詞亦常借北鬥抒懷,如杜甫《寄韓谏議》中“玉京群帝集北鬥”,賦予其超凡意境。

  4. 現代科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當代語境下,“北鬥”特指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BDS),與GPS、伽利略系統并列。該系統于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廣泛應用于交通、農業等領域(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以及中國古代天文典籍和現代科技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北鬥”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詳細解釋:

一、天文學概念 北鬥指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七顆恒星組成,在北天排列成鬥勺狀。古代通過北鬥星鬥柄指向判斷季節,《鹖冠子》記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這七顆星分為鬥魁(前四星)與鬥柄(後三星),除天權為三等星外,其餘均為二等星。

二、文化象征意義

  1. 帝王象征:北鬥在古代被視為天帝之車,《史記·天官書》稱“鬥為帝車,運于中央”,故常喻指帝王。
  2. 精神指引:因北鬥具備指引方向的功能,衍生出“泰山北鬥”等成語,比喻德高望重或學術權威人物。
  3. 文學意象:屈原《九歌》中“援北鬥兮酌桂漿”将其比作酒器,成為詩詞中常見意象。

三、現代科技應用 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是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系統由空間段(30餘顆衛星)、地面控制段和用戶終端構成,獨創短報文通信功能,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其命名既承襲傳統文化,又彰顯自主創新精神。

注:如需了解北鬥七星具體星等數據或導航系統技術細節,可查閱天文學專著或工信部發布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家費俵散冰蠒補花敕授沖昧丑肉慈命待遇大蠟大肆大宗伯蛾蝶兒童竹馬繁巧馮應扶從福謙革審公餞宮卿恭迎胡粉鑒台驚塵進屯記心刻煉鹍皮爛火翴翴栗密俪偕龍湖閩越劈嗒拍嗒披房倩浰人犧三伏三觀曬席剩馥殘膏申宥是非不分使頭霜晨説怿悚惶瑣劣鐵爐脫羁萬原猥複唯美主義蝸居汙溝五色書縣正消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