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湖的意思、龍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湖的解釋

(1).古代傳說 黃帝 乘龍升天之處。《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唐享太廟樂章》:“脫屣高天,登遐上玄。龍湖超忽,象野芊綿。”參見“ 鼎湖 ”。

(2).喻指朝廷。 唐 許天正 《和陳元光平潮寇》:“龍湖膏澤下,早晚徧枯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湖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既指代自然地理實體,也作為現代行政區劃名稱,具體釋義如下:


一、自然地理實體釋義

1. 龍形水域或湖泊

指形态蜿蜒如龍的湖泊,多見于古典文獻與風水意象。如《水經注》載“龍湖者,形若蟠龍,首尾相顧”,形容湖泊曲折的形态特征。此類名稱常出現在中國南方多湖地區,如福建、浙江等地。

2. 神話中的水域

古文獻中“龍湖”亦指龍族居所或帝王祥瑞之兆。如《淮南子》提及“禹治水,龍湖現”,象征天命所歸。此類用法多見于志怪小說與皇家祭祀文本。


二、現代行政區劃釋義

1. 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

1991年設立,為汕頭經濟特區發源地,現為汕頭市中心城區,面積約124平方公裡。名稱源于區内“龍湖溝”水系,兼具曆史與地理标識意義(《中國地名大辭典》,2020版)。

2.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龍湖

特指黃淮平原上的天然湖泊,又稱“淮陽龍湖”,面積約11平方公裡,因環抱太昊伏羲陵被譽為“中華第一湖”。其名源于伏羲氏“以龍紀官”的傳說(《河南省志·地理卷》)。


三、文學與詩詞用例

1. 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有“龍湖雁蕩,控蠻荊而引瓯越”之句,以“龍湖”泛指江南水系,體現其壯闊意象。

2. 當代地名詩如“龍湖春漲水連天”(《潮汕竹枝詞》),描繪了嶺南雨季的湖景風貌。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袁珂,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民政部,2023)
  4. 《中國湖泊志》(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5. 《全唐詩地理志考》(中華書局)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龍湖的釋義包含地理實體和文化象征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地理實體(河南省淮陽縣湖泊)

  1. 基本信息
    龍湖俗稱城湖,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因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時“以龍紀官”得名。1996年柳湖清淤後正式定名,2009年晉升為國家濕地公園。

  2. 規模與組成
    湖域東西寬4.4公裡,南北長2.5公裡,圍堤14公裡,總面積約11平方公裡,由東湖、柳湖、南壇湖、弦歌湖四部分組成,是中國内陸最大的環城湖。

二、文化象征

  1. 傳說與文學意象
    古代傳說中為黃帝乘龍升天之處(“鼎湖”典故),《樂府詩集》等古籍用“龍湖超忽”形容其缥缈仙境。
    唐代詩詞中亦借指朝廷,如許天正詩句“龍湖膏澤下,早晚徧枯窮”。

  2. 現代延伸
    作為名字時,“龍”象征尊貴與祥瑞,“湖”代表包容與廣闊,常用于表達對自然與文化的尊崇。

提示:若需了解其他地區同名湖泊(如福建晉江龍湖),可進一步查閱地方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迷百廢待舉鮑方保管猵狙不記前仇猜測侪侶磁滞辏遇寸土打耗刀人典範動嘴芳蕙番進凡碌負債累累剛好革留購煽卦鋪翚褕江郊簡倨鑒亮角尺徼求驕詐解額錦段警絶巨檻括苗連枝分葉魯莽滅裂漉網緑帻铓鋒馬舄糜子訬婧納頭奴僇槃木貧時交披蓑頗孚窮鼠齧狸奇遇蜷伏十蕩十決拾頭舜英四時田園雜興的朗誦宿懵跳龍門鐵綫描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