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詭誕的意思、詭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詭誕的解釋

(1).怪異荒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 沛獻 集緯以通經, 曹襃 撰讖以定禮,乖道謬典,亦已甚矣。是以 桓譚 疾其虛僞, 尹敏 戲其深瑕, 張衡 發其僻謬, 荀悅 明其詭誕。” 明 陸深 《傳疑錄》:“且雲所作詭誕,全無憑據。”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觀 郭璞 之《遊仙》,而後知 李賀 詭誕也。”

(2).怪僻放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與餘同薦鴻詞者,有戶部主事 尚庭楓 ,號 茶洋 , 陝西 人。為人詭誕不覊,忽而結駟連騎,忽而布衣藍縷。”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鄭闆橋 大令,通率詭誕,書畫多奇氣,世鹹以才人目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詭誕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和語義演變角度解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詭”指欺詐、怪異,“誕”表示虛妄、不合常理,合稱後形容言辭或行為荒誕離奇、違背常理,帶有明顯的不可信性。從詞源學分析,《說文解字》中“詭”本義為責問,後引申為狡詐;“誕”原指言辭誇大,二者結合在唐宋文獻中逐漸形成現代語義,如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即暗含對虛妄之說的批判。

在語言學應用中,“詭誕”多用于文學批評或社會現象描述,例如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評嵇康《聲無哀樂論》“持論雖精,而多詭誕之辭”,強調其理論雖深刻但含超現實成分。現代漢語中,該詞常與“謠言”“陰謀論”等搭配,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指出,“詭誕”在輿情分析中特指違背事實邏輯的傳播内容。

需注意的是,“詭誕”與“怪誕”存在語義差異:前者側重主觀刻意制造的虛妄性(如《紅樓夢》中“太虛幻境”被脂硯齋評為“詭誕幻渺”),後者則多指客觀存在的奇異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

“詭誕”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來形容事物離奇荒誕、超出常規或難以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怪異荒誕
    指事物或行為違背常理,帶有不真實的虛幻色彩。例如:“行事詭誕”。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用于批評緯書内容的虛妄性。

  2. 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中擴展為“怪僻放縱”,如形容人性格或行為不合常理,但此用法在現代較少見。

二、用法與例句

三、相關辨析

四、權威來源建議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心雕龍·正緯》原文或現代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巴漢謗譽鮑螺秉刍不做美蟾蜍坑挫衄打樁段脩二府封祀佛迹甘于合宮合驩弘雅黃祇貨倉火輪監戶燋齒教訓金翠積強救焚益薪畿尉計想攫肆決剔懼選烤箱苦苦哀求老人與海略傳嶺南流湯滴水六一先生漏盡鐘鳴爐冶鳥意旁救平分牽夢齊宮輕怠傾墜齊正诠解賞直石刻獸挺疏屬隋宮孫子兵法踏爨條晰枉禁紋枰無條小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