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隋炀帝 下 揚州 時興建的離宮行苑。又稱 江都宮 。 唐 羅隱 《春日獨遊禅寺》詩:“樹遠連天水接空,幾年行樂舊 隋宮 。” 明 何景明 《大梁行》:“川原百代重回首, 宋寝 隋宮 亦何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這笙歌另賣, 隋宮 柳衰, 吳宮 花敗。”
李商隱的《隋宮》是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通過描繪隋炀帝奢靡亡國的曆史,暗喻晚唐統治者的昏庸。以下為詩中關鍵詞語的詳細解釋:
指隋炀帝楊廣在江都(今江蘇揚州)修建的豪華行宮,包括江都宮、顯福宮、臨江宮等。這些宮殿耗費民力財力,象征隋朝統治者的荒淫無度,最終成為王朝覆滅的見證。
即“紫淵”,原為長安河流名,因避唐高祖李淵名諱改稱“紫泉”。詩中代指隋朝長安的宮殿,與“鎖煙霞”結合,暗喻長安宮殿被廢棄,隋炀帝沉迷揚州享樂。
指揚州(古稱廣陵)。南朝鮑照曾作《蕪城賦》描寫揚州戰亂後的荒蕪,此處反用其意,諷刺隋炀帝将揚州當作新帝都的荒唐。
指帝王深居的宮殿,亦代指隋炀帝本人。詩中“九重誰省谏書函”諷刺炀帝拒谏,殺害勸誡臣子(如崔民象、王愛仁),最終招緻滅亡。
化用典故:隋炀帝曾命人搜集螢火蟲,夜間放出以照明取樂。而如今腐草中再無螢火,暗示隋朝繁華成空。
隋炀帝開鑿運河時沿堤植柳,稱“隋堤柳”。如今柳樹上隻剩暮鴉啼鳴,對比昔日的錦帆蔽日,凸顯衰敗凄涼。
全詩通過對比(長安宮殿與揚州行宮)、用典(腐草螢火、陳後主《玉樹後庭花》)和假設(“若是……應到”)等手法,揭露隋炀帝的奢靡誤國,并借古喻今,警示晚唐統治者。
《隋宮》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隋宮》指的是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時期建造的宮殿和陵墓,也可以泛指隋朝的宮殿建築。
《隋宮》的拆分部首是"阝"和"宀",分别是隋宮的外牆和宮殿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15。
《隋宮》這個詞語來源于隋朝的宮殿和陵墓的建築。
《隋宮》的繁體字為「隋宮」。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隋宮》在古時候的寫法可以是「遀宮」。
1. 隋文帝在位期間,修建了許多宏偉壯麗的隋宮。
2. 這幅畫展示了隋宮的壯麗景象。
1. 隋朝 2. 宮殿 3. 陵墓 4. 建築 5. 宏偉壯麗
1. 宮廷 2. 禦寇 3. 王宮 4. 京宮 5. 封禅泰山
1. 鄉間小院 2. 田園佳宅 3. 草屋茅舍 4. 民居世家 5. 客棧酒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