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脩的意思、段脩的詳細解釋
段脩的解釋
腶脩。經捶搗并加姜桂的幹肉。《禮記·昏義》:“婦執笲、棗、栗、段脩以見。” 陸德明 釋文:“段,本又作腶……脩,脯也。加薑桂曰腶脩。”
詞語分解
- 段的解釋 段 à 事物、時間的一節:階段。地段。片段。段落。 工礦企業中的行政單位:工段。機務段。 圍棋棋手等級的名稱:段位。 古同“緞”,綢緞。 古同“鍛”,鍛煉。 姓。 筆畫數:; 部首:殳; 筆順編號:
- 脩的解釋 脩 ū 同“修”。 幹肉:“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舊時指教學的酬金:束脩。脩金。 幹枯。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段脩”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詞義
段脩(duàn xiū)指經捶搗并添加姜、桂等香料的幹肉,又稱“腶脩”。其制作方法是将肉捶打後風幹,并加入姜、桂等調料,屬于古代的一種精緻肉脯。
二、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昏義》,記載古代婚禮中,新娘需攜帶“笲(竹器)、棗、栗、段脩”拜見公婆,象征敬意。唐代陸德明在《經典釋文》中注解:“段,本又作腶……脩,脯也。加薑桂曰腶脩。”。
三、相關延伸
- 與“脩”的區别:
“脩”泛指幹肉,而“段脩”特指捶搗并調味的幹肉(如加姜、桂)。
- 文化意義:
在禮儀中,“段脩”不僅是食物,更象征禮節和孝道,常用于祭祀或重要儀式。
四、其他用法
“脩”在古漢語中另有“束脩”一詞,指學生送給老師的酬金(十條幹肉),但此義與“段脩”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原文或《說文解字注》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段脩》的意思、拆分、來源和繁體形式
段脩(duàn xiū)是一個漢字詞彙,具有以下含義:
- 意思:修行、修養;也指能夠達到一定境界或成就的人。
- 拆分部首和筆畫:段(木旦火),脩(⺮羽習習)。
- 來源:段脩源自古代漢語,具有多個釋義,并在古代經書和文言文中經常出現。
- 繁體形式:段脩的繁體字為「段脩」,沒有特别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請注意以下規則:
- 字形上,有些漢字呈現古代特有的風格和形狀,但總體上還是能夠識别。
- 書寫順序和手寫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可以通過學習掌握。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段脩」的例句:
- 他一直在用心修行,成為了一位高脩的武功大師。
- 修學佛法需要有長期的段脩和不斷的精進。
組詞
段脩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
- 段脩者:指段脩修行的人。
- 段脩之道:指修行的方法和途徑。
近義詞和反義詞
段脩的近義詞可以包括:修煉、修習、修持。
段脩的反義詞可以包括:草率、散漫、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