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漏盡鐘鳴的意思、漏盡鐘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漏盡鐘鳴的解釋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盡頭。《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馬穉暨妻張氏墓志》:“漏盡鐘鳴,箭馳風迫。”亦作“ 漏盡鐘鳴 ”。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正月》:“臣漏盡鐘鳴,猶僕僕不敢乞身以退者,非貪冒也,實為二聖蒙塵北狩。” 明 汪道昆 《五湖遊》:“這詞雖是俚語,分明説那漏盡鐘鳴、行者不止,乃是自取其禍。”《孤兒記》第四章:“老人漏盡鐘鳴,旦夕就木,又安能長為汝伴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漏盡鐘鳴"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語成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述:

一、字面釋義與核心含義

二、比喻義與引申義

三、用法與語境

權威參考來源:

說明: 由于《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主要為實體出版物或需訂閱的數據庫資源,其完整線上公開鍊接通常難以直接提供。以上标注的來源、即指代這兩部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漏盡鐘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òu jìn zhōng mí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漏刻已盡,鐘聲響起”,比喻人的生命已到盡頭,常用于形容年老力衰或臨終時刻。部分文獻(如)提到它也可引申為“事情發展到最後關頭才暴露問題”,但此解釋在其他高權威資料中較少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出處與用法

  1. 古代文獻:最早見于《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馬稚暨妻張氏墓志》中的“漏盡鐘鳴,箭馳風迫”,宋代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及明代汪道昆的作品中也有引用。
  2.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描述生命的自然終結,如“年過七十而居位,譬猶鐘鳴漏盡夜行不休”(《三國志·魏志·田豫傳》)。

近義詞與結構


擴展知識

需注意“漏盡鐘鳴”與“鐘鳴漏盡”的細微差别: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戎八驺饞渴枨觸厝顔帶攜動使獨清諷詠分劑分境伏藏凫花負羇改柯易節概算肱髀歸奉歸還過化海東青迦維羅衛唧哩咕噜鏡誡金鷄納霜積思廣益極相思俊茂坎侯漆擴大蘭舟零零星星六尺之讬鬧叢叢旁視平準劈腰搶風清秀入相慎産沈亘神曲設廳史籍施手使驿手泐黍離麥秀黍肫天麟天畔擿抉晚節斡轉五朵雲谺坼宵熸寫雇隙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