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ve seen not much and heard little] 見聞不廣
孤陋寡聞
見聞不廣。《晏子春秋·問上八》:“ 魯 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故 魏武 稱 張子 之文為拙,然學問膚淺,所見不博,專拾掇 崔 杜 小文,所作不可悉難,難便不知所出,斯則寡聞之病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國政》:“議者以為:祖宗時,凡建一事,施一令,必下侍臣博議,蓋審處之也。或曰,此執政寡聞之過也。”
“寡聞”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析:
總結來看,“寡聞”強調信息獲取的局限性,需結合學習與交流來避免這一弊端。
《寡聞》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消息少、知識淺薄。形容一個人對外界事物了解不深或缺乏見識。
《寡聞》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宀」和「為」兩個部首。
宀:表示與房屋、住宅有關的意思。
為:表示火的意思。
合起來寫就成了「寡聞」。
它的筆畫總共有10劃。
《寡聞》這個詞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紅樓夢》第二十回中的一句話:“後來的采茶詩,詩人要尋芳草地,這白茫茫的一片原野,如何尋芳?如何知道她是百草之囊?所謂‘寡聞’者。”它在這裡是形容賈绛廣告人之不見聞,相當于現代話就是對消息不靈通。之後逐漸被廣泛使用。
《寡聞》的繁體字是「寡聞」。
古時候《寡聞》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是稍有不同的,它用的是「寡聞」的寫法。
1. 由于一直待在家裡,他對外界的寡聞使得他在社交場合顯得有些尴尬。
2. 他雖然年紀不大,卻不是個寡聞的書呆子,對各種話題都能參與讨論。
寡聞者、寡聞魯鈍、顧慮寡聞、知識寡聞等。
愚昧、淺薄、無知、幼稚等。
博學、多聞、聰明、見多識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