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寸的意思、尺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寸的解釋

(1) [measurement;size]∶ 尺和寸

衣服不夠尺寸,穿着短一截

(2) 分寸

小孩子說話得有個尺寸

詳細解釋

(1).尺和寸,指量具。《管子·形勢解》:“以規矩為方圜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以法數治民則安。”《商君書·修權》:“夫釋權衡而斷輕重,廢尺寸而意長短,雖察,商賈不用,為其不必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尺》:“尺寸之長短,一代長於一代,若以今之裁衣尺較工部尺,則又盈一寸許矣。”

(2).形容事物些許、細小或低微。《孟子·告子上》:“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漢書·孔光傳》:“臣以朽材,前比歷位典大職,卒無尺寸之效,幸免罪誅,全保首領。” 宋 歐陽修 《答樞密吳給事見寄》詩:“報國愧無功尺寸,歸田仍值歲豐穰。” 明 李東陽 《與劉方伯書》:“雖官階不過尺寸,而事權之重輕,藩地之邇遠,有大不同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關帝祠 有馬……每至塑望祭神,必昧爽先立祠門外,屹如泥朔,所立之地,不失尺寸。”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七:“雖然通譯的才能或者不足,然而始終有尺寸*********。”

(3).指些少或微小的事物。如土地、才能、功勞、距離等。《史記·項羽本紀論》:“然 羽 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魏書·彭城王勰傳》:“今遭聖化,正應力茲愚老,申展尺寸,但在南百口,生死分張,乞還 江 外,以申德澤。” 宋 嶽飛 《辭少保第五劄子》:“臣方将策駑礪鈍,冀效尺寸以報陛下天地生成之德。”《水浒傳》第九五回:“﹝ 郁保四 ﹞緊緊跟隨 宋先鋒 ,不離尺寸。”

(4).法規;标準。《韓非子·安危》:“六曰有尺寸而無意度。”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善建》:“我身者,彼身之尺寸也;我家者,彼家之權衡也。” 宋 蘇轼 《謝王内翰啟》:“竊以求士之道,古難其全……欲求規矩尺寸之士,則病其齷齪,而不能有所為。” 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畧於章句之末,而超於尺寸之外。”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十五段:“其實這根尺最公平,最合理。起碼的尺寸是看你肯不肯為人民做點事。”

(5).分寸,指適當的限度或程度。 老舍 《駱駝祥子》二一:“鄉下人急了,不會拿着尺寸說話,她抖着底兒把最粗野的罵出來。”

(6).指高低、長短、大小等。 唐 高墉 《龍華寺窣堵波塔銘》:“天雖高兮,尺寸可知。” 宋 曾鞏 《山水屏》詩:“秋刀剪新屏,尺寸隨折曲。” 冰心 《南歸》:“所以這次我對于母親壽衣的材料、顔色、式樣、尺寸,都不厭其詳的叮咛囑咐了。”

(7).指尺脈和寸脈。《靈樞經·終始》:“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尺寸”一詞的含義較為豐富,可結合不同語境和領域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量具與單位
    指尺和寸兩種古代長度單位,如《管子·形勢解》提到「以尺寸量長短則得」。現代漢語中仍保留此義,如衣服的「尺寸」即指具體長寬數據。

  2. 微小事物或程度
    比喻面積、功勞等微小,如蘇洵《六國論》中「以有尺寸之地」,或《史記》中「無尺寸之功」。

二、引申含義

  1. 分寸與限度
    指言行的適當程度,如《漢書》中「卒無尺寸之效」,或老舍作品中「不會拿着尺寸說話」。

  2. 标準與法規
    在技術領域表示規範化的測量值,如機械制圖中「用特定單位表示長度值」。

三、專業領域擴展

四、典型用例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古籍引證及技術術語,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寸的意思

尺寸是一個名詞,用來描述物體的大小、長寬高或者其他維度上的量度。它是衡量物體空間大小的概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尺寸的部首是屍(shī),它是屍部的一個漢字。尺寸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

尺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使用尺子作為測量長度的工具,因此尺寸一詞就代表了物體的長度、寬度、高度等。

繁體

在繁體字中,尺寸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尺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尺寸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據古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尺寸的古代寫法可能是「尺度」或者「尺度衡」。

例句

1. 這個房間的尺寸很小,我們需要找一個更寬敞的空間。

2. 我需要你提供這個盒子的尺寸,以便我能夠選購一個適合的包裝箱。

組詞

1. 尺寸測量

2. 尺寸規格

3. 尺寸變化

4. 尺寸标準

近義詞

1. 大小

2. 長寬高

反義詞

1. 無尺寸

2. 無限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