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邏的意思、津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邏的解釋

古代渡口上巡邏的士卒。《南史·王華傳》:“﹝ 王華 ﹞隨沙門 釋曇冰 逃,使提衣襆從後,津邏鹹疑焉。”《新唐書·李德裕傳》:“水鬥三十千,取者益它汲轉鬻於道,互相欺訹,往者日數十百人。 德裕 嚴勒津邏捕絶之。”亦指在渡口巡邏。《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二年》:“時内外疑阻,津邏嚴急, 仲堪 以斜絹為書,内箭簳中,合鏑漆之,因 庾楷 以送 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津邏(jīn luó)是古代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水陸要道上的巡邏關卡或巡查人員。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該詞由“津”(渡口、交通要沖)與“邏”(巡察、警戒)組合而成,特指古代在渡口、碼頭等水路要沖設立的軍事或治安檢查點。

從曆史背景來看,津邏的設置與古代交通管制密切相關。據《中國軍事制度史》記載,這類關卡多出現在南北朝至唐宋時期,主要功能包括稽查商旅、緝捕盜賊、征收關稅等,是維護水陸運輸秩序的重要設施。唐代詩人杜甫在《夔州歌十絕句》中曾有“白帝城門水雲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的描述,相關注疏指出“津邏”在此語境中代指長江三峽地區的江防哨所。

值得注意的是,《辭源》特别強調該詞具有雙重指代性:既可指代具體的稽查場所(如“置津邏于江渚”),也可引申為執行巡查任務的吏卒(如“津邏持戟相望”)。這種詞義特征與古代軍事防禦體系中“以地點代職能”的語言現象相吻合。

網絡擴展解釋

“津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及搜索結果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津邏指古代渡口上負責巡邏的士卒,主要職責是維護渡口秩序、稽查往來人員或貨物。該詞由“津”(渡口)和“邏”(巡察)組合而成,字面含義即“渡口的巡察者”。

2.文獻出處

3.擴展含義

在部分文獻中,“津邏”也代指渡口的巡邏行為本身。例如《資治通鑒》提到“津邏嚴急”,即強調巡邏的嚴密性。

4.相關字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南史》《新唐書》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危與共八竅卑弁彪炳千古冰案常珍瞠後晨景赤心報國床屏垂則楚篇打疊宕延得隽玎玲杜蘭香梵偈飯牛歌發赈分級和局何那闳博畫名黃葅讙亮幻杳胡蘆提讦谏嗟慨警鼓筋紐酒博士寄雁傳書軍廥開壺阚吼可搭诓誘老兔雷首靈匠領江祃纛那就内眷蓬顆翩翩少年皮裡晉書青蛟七十鑽确數煞費苦心生意祀命私土俗思聽風就是雨微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