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绡絹。绡為生絲織成的薄紗、細絹。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十:“振髮晞翠霞,解褐被絳綃。” 宋 李清照 《采桑子》詞:“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清 周亮工 《壽陸違之》詩:“莫恨歸途晚,新詩滿絳綃。”
“绛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源信息解釋如下:
描繪服飾與容貌
常用于古典詩詞中形容衣物的精緻或肌膚的瑩潤。例如李清照《采桑子》中“绛绡縷薄冰肌瑩”,以绛绡的輕薄襯托女子肌膚的晶瑩;歐陽修《漁家傲》亦用“绛绡衣窄冰膚瑩”強化視覺美感。
象征美好與華貴
因其色澤豔麗、質地珍貴,常借指婚禮用品或富貴場景。如《采桑子》中“雪膩酥香”與绛绡結合,烘托旖旎氛圍。
如需更深入解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绛绡》是指一種紅色的絲綢,通常用于制作服裝或裝飾品。它是古代宮廷中的貴重材料,色澤鮮豔,質地柔軟。
《绛绡》的部首是“纟”(紅絲),共有11個筆畫。
《绛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中,用來指代一種紅色的絲綢。後來,這個詞逐漸被采用廣泛,成為了有關紅色絲綢的專用名詞。
繁體字為「絳綃」。
在古代漢字中,《绛绡》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說文解字》中将其寫作「絳綡」,但其含義相同。
1. 她身着一襲绛绡裙,美麗而高貴。
2. 這幅畫采用了绛绡線繡制而成,工藝精湛。
绛紅、绛紫、绛絲
紅綢、朱紅
白綢、青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