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地頭的意思、地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地頭的解釋

(1) [edge of a field]∶田地的邊緣

小夥子們圍坐在地頭上

(2) [this place or area] 〈方〉∶當地;本地

他初來乍到,地頭兒生

(3) [destination] 〈方〉∶終點;目的地

這列車怎麼還不到地頭兒?

(4) [lower margin (of a page)]∶書頁下端的空白處

詳細解釋

(1).田地的兩頭。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栀子》:“但駕車地頭,每旦當有小兒僮女,十百餘羣,自來分摘。”《紅樓夢》第三九回:“天天都是在那地頭上做歇馬涼亭,什麼奇奇怪怪的事不見呢!”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一章:“夏天耪地,又熱又累,到地頭上誰也不願動了。”

(2).當地;本地。《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家丁原是地頭人,多曾認得 柯陳 家裡的,一徑将帖兒進去報了。”

(3).處所;地方。 宋 歐陽修 《論監牧劄子》:“欲乞權暫差臣,仍於 吳中復 等三人内,更差一人,與臣同詣左右廂監牧地頭,躬親按視。” 宋 蘇轼 《乞将合轉一官與李直方酬獎狀》:“ 直方 步行百餘裡,裝作販牛小客,既至地頭,衆皆畏懼不前,獨弓手節級 程玉 等二人,與 直方 持鎗大呼,排戶而入。”《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孩兒路上在意,山峻難行,到地頭便稍信來,與我知之。”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六章:“到了地頭,給你大叔大嬸來封信。”

(4).方面。《朱子語類》卷 * :“聖賢所説工夫都隻一般,隻是一箇擇善固執。《論語》則説‘學而時習之’, 孟子 則説‘明善誠身’。隻是隨他地頭所説不同,下得字來各自精細,其實工夫隻是一般。”

(5).書頁下端的空白處。如:這書地頭太窄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地頭"一詞在漢語中屬于多義複合詞,其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的具象到抽象發展規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和《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的權威解釋,該詞包含以下三個核心義項:

  1. 空間方位概念

    本義指田地的邊緣或兩端,《齊民要術·種麻》有載:"但行功依地頭,不勞旁求"(引自《漢語大詞典》)。該用法至今保留在農業術語中,如"地頭管理"指作物生長末端的田間作業。

  2. 地理區域指代

    (1)作具體地域解:《水浒傳》第三七回"這揭陽嶺上,我卻認得,這條路上地頭名喚李立"(引自中華書局版)。現代漢語中延伸為某特定區域,常見于"熟悉地頭""地頭考察"等表達。

    (2)方言中特指目的地,如粵語"到地頭"表示抵達終點,此用法收錄于《廣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3. 社會文化引申義

    在民俗語境中衍生出"地方勢力"含義,典型如"地頭蛇"指盤踞地方的惡勢力,該隱喻最早見于元雜劇《趙氏孤兒》,現已成為固定俗語。古代契約文書中的"地頭錢"則指地方附加稅,見《新唐書·食貨志》記載。

該詞在當代語用中呈現語義收縮趨勢,農業本義多用于專業領域,地域指代功能仍保持活躍,而社會文化義項則更多存在于特定成語和典故中。

網絡擴展解釋

“地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田地的邊緣
    指農田的邊界或兩端,常用于描述農作場景。例如:“小夥子們圍坐在地頭上”。

  2. 當地/本地
    方言中表示“所處的地方”或“本地”,強調對環境的熟悉程度。例如:“他初來乍到,地頭兒生”。

  3. 目的地
    方言中也指行程的終點或目标地點。例如:“這列車怎麼還不到地頭兒?”。

  4. 書頁的空白處
    特指書頁下端未印刷文字的區域,又稱“地腳”。


二、日本曆史中的特殊含義

地頭(じとう)是日本鐮倉幕府(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1336-1573年)時期的官職,負責管理莊園及公領事務,包括征收年貢、維持治安等。該職位由幕府任免,後期逐漸成為地方領主的家臣。


三、其他用法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語通用釋義及日本曆史背景,可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適用義項。如需進一步查證,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樂椅白萼仙簸箕布緻操心豺豕詫絕唱反調承顔賜赉村話打瞌沖打租電達鼎族洞合動情煩難豐榮風習扶危濟困缟皓告喻果下牛懷誘揮楚獲廁假婦人見下文嘉祚雞濛襟子鞠子款悃兩王靈玄溜鈎子莅修魯莽孟母蹑屣牛彎排疊骈牢清旭侵耗秦失其鹿荃荪阙誤食淡時手收合霜氣吮疽舐痔四畿太阿之柄偎憐象駕宵程嘯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