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挂席的意思、挂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挂席的解釋

亦作“掛席”。猶挂帆。《文選·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揚帆采石華,挂席拾海月。” 李善 注:“揚帆、挂席,其義一也。”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陽望廬山》詩:“掛席幾千裡,名山都未逢。” 宋 蘇轼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詞:“明日西風還掛席,唱我新詞淚沾臆。” ********* 《己未秋應外交官試被斥倉卒東行》詩:“明朝挂席 扶桑 去,回首中原事渺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挂席是漢語中具有雙層含義的複合詞,具體釋義如下:

一、航海術語 指古代船隻懸挂席帆航行的行為。該用法源自《漢語大詞典》(1993年商務印書館版)第6卷,古代舟船以編織竹席為帆,李白《梁園吟》中"我浮黃河去京阙,挂席欲進波連山"即描述揚帆啟航場景。這種航海方式在唐宋詩詞中常見,如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揚帆采石華,挂席拾海月"生動展現古人以席為帆的航行狀态。

二、具體動作 字面指懸挂竹席或葦席的動作,屬于生活場景用語。《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2002年語文出版社)收錄該詞在江淮官話區的使用實例,如夏季在屋檐下挂席遮陽的民俗。這種實用功能在《齊民要術》中已有"夏月挂席蔽戶"的記載,反映中國古代建築遮陽智慧。

該詞在《辭源》(2015年修訂版)中被标注為"古語詞",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與曆史研究領域。兩種含義均源自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體現了漢語詞彙"一字多義"的典型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挂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釋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禮儀用語(宴會場景) 指古代宴會結束時,主人懸挂座席表示散席的禮儀。該用法源自《查字典》的成語解釋,強調禮儀文化内涵,如賓客離席時主人通過挂席示意宴會終止。

二、文學意象(航行場景) 常見于詩詞中,意為“挂起船帆”,代指揚帆起航。例如:

辨析要點:

  1. 作為禮儀術語時,特指宴會結束的象征動作;
  2. 作為文學意象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與航行相關;
  3. 古籍中“掛席”與“挂席”為異體字,釋義相同。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詩句中的含義,建議提供完整語境以便精準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阿媽暗對白雉被減數辯畫擘析不與才此丞史誠意傳播寸碧打地鋪打零大查科平原丁丁光光凍剝剝萼片耳三漏二一添作五分日赓唱廣德王盥沐貫頭橫梃赫炎浣熊堿地結夥碣石宮痙攣鏡洗金粟蘭救世主吉驗巨迹距塞廬宅樸隘平民院惸獨商歌慎辭食焄伺應松标窣堵香堂唱陶葛帖息投身紙五房無蕲下擺下訪相缭先意承志仙域宵旰憂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