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蘭的意思、金粟蘭的詳細解釋
金粟蘭的解釋
常綠小灌木。莖有節。葉對生,橢圓形,邊緣有鈍鋸齒。初夏開花,穗狀花序,呈圓錐形,花小,黃綠色,極芳香。我國 廣東 、 福建 等地均有栽培。供觀賞和熏茶用。又稱珠蘭、珍珠蘭。
詞語分解
- 金的解釋 金 ī 一種化學元素,符號Au,原子序數,黃赤色,質軟:黃金。金子。金筆。 金一類的,具有光澤、延展性,容易傳熱和導電的固體的通稱(汞除外)。:金屬。五金(舊指金銀銅鐵錫)。合金(兩種或多種金屬混合而
專業解析
金粟蘭是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金粟蘭屬(Chloranthus)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的統稱,特指常見栽培種珠蘭(Chloranthus spicatus)。其名稱及含義解析如下:
一、名稱字義解析
- “金”
指其花朵色澤與形态。花序穗狀,小花黃綠色,盛開時如粟米簇聚,色澤金黃,故以“金”喻其色。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花小,無花被,雄蕊黃綠色,呈顆粒狀。
- “粟”
比喻花朵形态。小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軸上,形似粟米(小米),《廣群芳譜》稱其“花如粟粒”。
- “蘭”
因其香氣清雅似蘭,且為傳統香花植物,故歸入“蘭”類。明代《長物志》已将其列為香花栽培品種。
二、植物特征
- 形态:莖直立,節部膨大;葉對生,橢圓形,邊緣具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小花無花瓣,雄蕊3枚合生,黃綠色。
- 香氣:花朵含揮發油,散發幽靜甜香,其香成分以芳樟醇為主,類似蘭花清香。
- 習性:喜溫暖濕潤環境,常見于中國南方,花期8-10月。
三、名稱由來與文化意涵
“金粟蘭”之名源于古代文人對植物的詩意觀察。南宋《全芳備祖》稱其“花如金粟,香似幽蘭”,融合了視覺(金色粟狀花序)與嗅覺(蘭草般芬芳)的雙重特征。明清時期,江南文人多植于庭院,取其“金玉滿堂,蘭蕙清芬”之吉祥寓意。
四、實用價值
- 傳統香花
花朵可熏茶(如“珠蘭茶”),《中國茶經》載其“香氣清雅持久,為窨制花茶上品”。
- 藥用價值
全草入藥,稱“珠蘭根”,據《中華本草》記載,有祛濕、活血、止痛之效,外用治跌打損傷。
- 觀賞栽培
枝葉翠綠,花香馥郁,是經典蔭生觀賞植物,常見于古典園林。
五、常見别稱考辨
- 珠蘭:因花穗如串珠,江浙地區習稱“珠蘭”,為栽培種正名(Chloranthus spicatus)。
- 魚子蘭:西南地區以其花序似魚卵得名。
- 真珠蘭:清代《花鏡》載:“真珠蘭,色黃,蓓蕾如珠”,強調花形特征。
參考資料
- 《中國植物志》第20(1)卷:金粟蘭科分類與形态描述(科學出版社)
- 《中華本草》第3冊:珠蘭藥用條目(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茶經》:花茶窨制工藝(上海文化出版社)
- 《廣群芳譜·花譜》:金粟蘭栽培記載(清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金粟蘭是一種具有觀賞和實用價值的植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 形态特征
金粟蘭為常綠小灌木或半灌木,莖直立或稍伏地,高30-90厘米,莖圓柱形且有節,葉對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具鈍鋸齒,葉面光滑濃綠。
- 花朵特點
初夏開花,穗狀花序呈圓錐形排列,花小,黃綠色,極芳香,因形似粟米且香氣如蘭而得名。
二、别稱與命名由來
- 别稱:珠蘭、珍珠蘭、魚子蘭、茶蘭、雞爪蘭等。
- 命名原因:花朵小巧如粟米,香氣似蘭花;葉片類似茶樹,且花可制茶,故有“茶蘭”之稱。
三、分布與用途
- 分布區域
主要分布于我國廣東、福建等地,常見于山谷溪邊或潮濕林間。
- 主要用途
- 觀賞:因其芳香和獨特花形,常用于園藝裝飾。
- 熏茶:花朵可制茶,賦予茶葉特殊香氣。
- 藥用:全草入藥,可祛風濕、接筋骨,治療感冒、關節疼痛等。
四、文化意義
在漢語中,金粟蘭偶爾被用作比喻,形容人肌膚光潔、容貌美麗,但此用法較少見,更多指代植物本身。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信息或藥用細節,可參考植物數據庫或中醫藥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金漢宮扁巾壁帶不道德參寮暢情澄瑩儋何彫薄罰不責衆共同市場拱揖勾絞韓杜含章挺生诃羅陁國合聲肩排監戰驚恐萬狀卷湧客觀唯心主義墾草快壯枯槎苦調枯乾靈韶六尊樓攬羅绾亂弊緑醽麻索沒骨畫梅粥木瘿憑恃起獲親貴輕文球僮全托榕海宂糜肉眼凡夫三曲善甲厲兵哨守沈恸受訓手劄樞相四拜鲐黃文學史嗚呼無念限年蕭折魚小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