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旰憂勞的意思、宵旰憂勞的詳細解釋
宵旰憂勞的解釋
(1) [travel by night is toilsome] 天不亮就起來,天晚了才進食,辛勤操勞。形容勤于政務
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明史·吳時來傳》
(2) 亦作“宵旰焦勞”
詞語分解
- 宵旰的解釋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宵旰憂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詳細解釋.見“ 宵衣旰食 ”。.借指帝王。 宋 王禹偁 《為兵部向侍郎謝恩表》:“自非抱訏謨
- 憂勞的解釋 憂患勞苦詳細解釋憂患勞苦;憂慮勞苦。《管子·牧民》:“民惡憂勞,我佚樂之。” 晉 葛洪 《抱樸子·诘鮑》:“王者憂勞於上,台鼎顰顣於下,臨深履薄,懼禍之及。” 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
網絡擴展解釋
“宵旰憂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析:
一、釋義
“宵旰憂勞”由“宵衣旰食”和“憂勞”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天未亮就起床,天晚才進食,且憂慮勞苦”。具體解釋如下:
- “宵”:指夜晚;
- “旰”:指天色晚或晚食;
- “憂勞”:即憂慮與辛勞。
整體形容帝王或高級官員為處理政務日夜操勞、不辭辛苦的情景,體現勤勉治國的精神。
二、出處與典故
- 文獻記載:最早出自《明史·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意指若不鏟除嚴嵩父子,皇帝即使再勤勉也無法解決邊疆問題。
- 成語故事:據傳與漢高祖劉邦相關,劉邦曾感歎部下陳平“宵旰憂勞”,後演變為對勤政者的贊譽。
三、用法與近義詞
- 用法:作謂語,多用于描述執政者的勤勉狀态,如“他宵旰憂勞,處理政務至深夜”。
- 近義詞:宵旰焦勞、宵旰憂勤。
四、例句
- “兩宮皇太後及同治皇帝……将平日宵旰憂勞的心思,改作安閑自在的态度。”
- “他為了事業宵旰憂勞,從不敷衍了事。”
五、總結
該成語強調執政者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對領導者的評價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細節,可參考《明史》或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宵旰憂勞》的意思
《宵旰憂勞》是一個成語,意為夜以繼日地勞累、憂心忡忡地勞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宵旰憂勞》是由“宀”、“既”、“心”、“艹”、“月”、“力”、“忄”和“小”八個部首組成。
拆分的筆畫為:宀(3畫),既(10畫),心(4畫),艹(3畫),月(4畫),力(2畫),忄(3畫),小(3畫)。
來源
《宵旰憂勞》出自《詩經·大雅·常武》:“宵旰憂勤,言憂一新。”表示為了公共利益,不辭勤勞,日夜奮鬥。
繁體
《宵旰憂勞》是《宵旰憂勞》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宵”可以寫作“宵時”,“旰”可以寫作“旰食”。整個成語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他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整天整夜地工作,真是宵旰憂勞。
組詞
宵夜、旰食、憂勞、勞心勞力
近義詞
晝夜勞苦、不眠不休
反義詞
安逸閑散、悠然自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