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mother]∶媽媽
(2) [serving woman;amah]∶女傭人
(3) [wife]∶老年男子對妻子的稱呼
(4) [father]∶滿族人稱父親,也作“啊嘛”
(1).父親。 元 關漢卿 《哭存孝》第一折:“阿媽,當日未破 黃巢 時,阿媽的言語:若你破 黃巢 ,天下太平,與你 潞州 上黨郡 鎮守。阿媽失其前言,今天阿媽着你孩兒鎮守 邢州 。”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四折:“阿媽阿者大喜;謝俺阿媽封俺五将為五侯,着俺阿者設一宴,名喚做五侯宴。” 元 陳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阿媽!喚你孩兒,那廂使用?”
(2).方言。母親。 吳組缃 《山洪》一:“今年春上才娶了親,和他的阿媽,和他的哥哥 大官 、 二官 分了鍋竈,單獨成家立業。”
(3).為舊時仆人對女主人的稱呼。梨園戲《陳三五娘》第七場:“[ 益春 :]請阿娘吃藥,阿媽說要趁熱吃下。”
(4).丈夫對老年妻子的昵稱。《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金員外 情知蹺蹊了,隻得将砒6*霜實情對阿媽説知。”《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劉翁 便招阿媽到背處道:‘阿媽,你休如此説!姻緣之事,莫非天數。’”
(5).對年老婦女的敬稱。《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那和尚見了員外回家,不敢久坐,已無心吃餅了。見丫鬟送出來,知是阿媽美意,也不好虛得。” ********* 《職業婦女的苦痛》:“如保姆請不起,是否可以物色到比較聰明清潔的阿媽,代為照顧。”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阿媽漢語 快速查詢。
“阿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對母親的稱呼
在苗、侗、瑤、畲、黎、傣等少數民族中,“阿媽”是對母親的統稱,帶有親切和尊敬的色彩。廣東方言中也有類似用法,如“阿媽”指代母親。
對年長女性的尊稱
在部分方言中,可用于稱呼祖母或其他年長女性長輩,表達敬愛之情。
指代父親(曆史/少數民族)
對女主人的稱呼
舊時仆人會稱女主人為“阿媽”,如《貨郎旦》中的用法。
丈夫對老年妻子的昵稱
部分方言中,老年男子用“阿媽”稱呼妻子,帶有親昵意味。
“阿媽”的語義因曆史、地域和文化差異而多元,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其核心含義仍以“母親”為主,但在特定方言或曆史文本中可能指向父親、女主人等角色。
阿媽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母親,是一種親昵的稱呼。
阿媽的拆分部首是女字旁“女”,拼音為“nǚ”。它由3個筆畫組成。
阿媽一詞源自于閩南語中的“阿媽”(a-má),意為“媽媽”或“母親”。隨着閩南語在台灣的普及,阿媽一詞也逐漸在全國範圍内被使用。
阿媽的繁體字為「阿媽」。
在古代漢字中,阿媽的寫法并不一樣。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古時候稱呼母親的字為「阿麻」,其中的“麻”字代表母親的意思。
1. 我的阿媽做的飯菜非常好吃。
2. 請問阿媽在家嗎?
阿媽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
1. 媽媽
2. 母親
1. 爸爸
2. 父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