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耳三漏的意思、耳三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耳三漏的解釋

亦作“ 耳參漏 ”。謂兩耳各有三孔。舊傳為聖人的異相。《淮南子·修務訓》:“ 禹 耳參漏,是謂大通。” 高誘 注:“參,三;漏,穴也。”《尚書帝命驗》:“ 禹 身長九尺有六,虎鼻河目,駢齒鳥啄,耳三漏。” 晉 葛洪 《神仙傳·老子》:“﹝ 老子 ﹞耳有三漏,足蹈二五,手把十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耳三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根據文獻來源區分理解:

一、聖人異相說(傳統文獻依據)

  1. 本義指兩耳各有三個耳孔,被視為上古聖人的生理特征。如《淮南子·修務訓》記載大禹"耳參漏",高誘注:"參,三;漏,穴也",認為這種異相象征通達天地。
  2. 相關典籍如《尚書帝命驗》描述大禹外貌:"身長九尺有六,虎鼻河目……耳三漏",葛洪《神仙傳》也記載老子"耳有三漏",均作為聖人标志。

二、記憶缺陷說(現代通俗解釋)

  1. 字面喻指"耳朵有三個漏洞",引申為聽過的内容易遺忘,形容記憶力差。此釋義多見于現代詞典。
  2. 使用場景舉例:描述學習時"左耳進右耳出"的狀态,如"這孩子耳三漏,剛教的公式轉頭就忘"。

辨析提示: • 曆史文獻中該詞屬于褒義,現代使用則多含貶義 • 權威典籍如《淮南子》《神仙傳》均采用聖人異相說,記憶缺陷說暫未發現古籍出處 • 存在學者認為現代釋義屬于語義流變現象,可能源自對"漏"字的引申聯想

建議學術寫作時采用第一種釋義,日常對話中第二種用法更為常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三漏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耳朵溢血。這個詞可以拆分成耳(⼦⼿書寫方)和三漏(耳和粟的合字)。它的部首是耳,總共有4畫。耳表示與耳朵有關,而三漏的兩個部分分别表示三和溢血。耳三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可推測與耳朵出血有關。在繁體字中,耳三漏的寫法為耳三漏。 古代漢字對耳三漏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在篆書時期,耳三漏的形狀與現代漢字略有差異,但基本上仍能辨認出來。 例句:我睡覺的時候耳朵經常會耳三漏。 耳三漏這個詞可以結合其他字組成新詞。例如,耳聞目睹(聽到和看到),耳熟能詳(聽多了而非常熟悉),耳邊風(聽過即忘)等等。 近義詞可以有耳出血或耳朵出血。反義詞可以是耳朵不出血。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需要了解更多内容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