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額的意思、敕額的詳細解釋
敕額的解釋
謂皇帝賜給寺院匾額。《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二年》:“敕天下寺院,非敕額者悉廢之。” 胡三省 注:“敕額者,敕賜寺額,如 慈恩 、 安國 、 興唐 之類。”
詞語分解
- 敕的解釋 敕 ì 帝王的诏書、命令:敕命。敕書。敕封。奉敕。宣敕。 告誡:申敕。戒敕。 古同“饬”,整頓。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額的解釋 額 (額) é 人臉頭發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動物頭部大緻與此相當的部位(俗稱“腦門子”):額頭。額角(僶 )。 牌匾:門額。匾額。 規定數量:額數。額外。定額。餘額。超額。空額。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敕額”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皇帝對寺院的特殊賞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發音:chì é(注音:ㄔˋ ㄝˊ)。
- 核心定義:指皇帝賜予寺院的官方匾額,作為對寺院合法地位或功績的認可。
二、曆史背景與用途
- 官方認證:敕額是寺院合法性的象征。例如,後周世宗時期曾下令“非敕額者悉廢之”,即無皇帝賜匾的寺院需被廢除。
- 形式與内容:通常為木質或紙質牌匾,刻有皇帝親筆題寫的寺名,如“慈恩寺”“安國寺”等。
三、引申含義
- 廣義用法: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獲得權威人物或機構的特别嘉獎”,但此用法較少見。
四、文獻依據
該詞在《資治通鑒》等史書及胡三省注疏中有明确記載,強調其與皇權、宗教管理制度的關聯。
五、常見混淆
需注意“敕額”與一般賞賜的區别:它特指帶有匾額形式的官方認證,而非普通財物賞賜。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案例或具體寺名,可參考《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敕額 這個詞指的是封賜給某些特殊場合或個人的稱號或證書。下面我來解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敕額的拆分部首是 攴 (pū) 部,它的筆畫數是11畫。
來源:敕額源自于古代中國的官方文書,它是皇帝或高級官員給予下級官員或重要人物的一種封賜和贊揚。
繁體:敕額(額為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敕額的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字體,但意義相同。它通常以篆書或隸書的形式出現。
例句:他收到了一枚精美的敕額作為表彰他多年來的優秀工作表現。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敕賜、封賞、命令(組詞);褒獎、表揚(近義詞);貶損、責難(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