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羇雌”。失偶的雌鳥。 漢 枚乘 《七發》:“朝則鸝黃鳱鴠鳴焉,暮則羇雌迷鳥宿焉。”《文選·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羈雌戀舊侶,迷鳥懷故林。” 劉良 注:“羈雌,無耦也。” 唐 韋應物 《經武功舊宅》詩:“門臨川流駛,樹有羇雌宿。”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詩之六:“小橋風露扁舟月,迷鳥羈雌競往來。”
羁雌(jī cí)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失群無伴或被束縛的雌鳥,常見于古代詩文,承載着孤獨、困守的意象。以下從釋義、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字義構成
合稱“羁雌”,即受困不得自由的雌鳥,特指與伴侶或群體分離的孤鳥。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卷,第102頁。
權威辭書釋義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卷,第102頁。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第3冊,第249頁。
在古詩文中,“羁雌”常象征孤獨、漂泊或困守的境遇:
如南朝宋·鮑照《代夜坐吟》:“羁雌聯翼歸,旅雁别群啼”,以羁雌與離群旅雁并提,強化孤寂感。
來源:《鮑參軍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卷三,第89頁。
唐·柳宗元《零陵春望》中“羁雌響幽谷,哀叫傷人心”,借其哀鳴暗喻自身貶谪的壓抑。
來源:《柳宗元集》,中華書局,卷四十三,第1182頁。
“羁雌”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對羁旅漂泊、失群孤苦的隱喻:
結論:“羁雌”是兼具自然描寫與人文寄托的古典語彙,其權威釋義立足于《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典籍,文學用例則印證了其在傳統文化中的情感象征意義。
“羁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羁雌”指失偶的雌鳥,即失去伴侶的雌性鳥類。該詞由“羁”和“雌”組成:
在古代詩文中,“羁雌”常被用作孤獨、漂泊的象征:
該詞不僅限于鳥類,還可隱喻人類處境,如戰亂中的流離、仕途失意等,承載着哀婉、凄涼的情感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文選》《七發》等古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阿謗八合識寶愛爆發變星避案禀法禀奏避時蔽壅蔔官才分餐霞漱瀣草科寵恣吹散篡統村眉等差地宇洞澈敦聘耳墜子發源地甘妖槁書格餌供品過案合軍槐宰晦黑肩注澆弛膠青進門彩卷尺蠲豁谲妄聚議廪藏立體交叉樓店録音漫雲面彈民道磨難母敕披風憑負遷國瓊芳稽颡散民社雨水浒傳現鈔詳説夏羊遐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