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限的意思、關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限的解釋

(1).關隘險阻。《三國志·吳志·陸遜傳》:“ 夷陵 要害,國之關限。”《朱子全書》卷一:“如攻寨須出萬死一生之計,攻破了關限始得。”

(2).關閉限制。《宋書·自序傳》:“比見役人未明上作,閉鼓乃休,呈課既多,理有不逮。至於息日,拘備關限,方涉暑雨,多有死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限"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獻考釋

一、核心釋義

"關限"為古代漢語複合詞,包含兩個義項:

  1. 地理屏障:指關隘險阻,多用于描述軍事防禦要地。如《漢語大詞典》釋為"關隘險阻",《辭海》補充其"特指山嶺間可設防的通道"。
  2. 制約界限:引申為限制、約束的邊界,《王力古漢語字典》載"限"字有"界限"義項,與"關"組合後形成"雙重制約"的語義特征。

二、文獻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南北朝史籍,《南齊書·高帝紀》載:"斷蛟之劍,以揮關限",此處借劍破關隘比喻突破艱難。宋代蘇轼《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地形無複關限"則指地理屏障的消失。

三、語義演變

明代《永樂大典》收錄醫家張景嶽"藥力有關限"之說,将物理屏障引申為藥效的持續時間,體現詞義從具象到抽象的擴展過程。清代《四庫全書》子部典籍中"禮法關限"的表述,進一步強化其倫理約束内涵。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記錄該詞在晉語區(如山西平遙)仍保留"門檻"的方言義,印證古漢語詞彙在地方語言中的遺存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關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解釋

  1. 關隘險阻
    指地理上的險要關口或軍事防禦屏障,常用于描述戰略要地。例如《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提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

  2. 關閉限制
    表示對人或事物的約束、管控。如《宋書·自序傳》記載“拘備關限,方涉暑雨,多有死病”,強調對勞役的嚴格管理。


二、引證與用法


三、相關擴展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宋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卬鼻棓喝梆硬搏取不闌帶參詣昌侯差爽串訪春申江叢菅寸陰撮借大衆奠祭跌家打事鈍刀子割肉埵塊發毛肥皂莢豐妍膏香閤下過飲涵溶降鑒介鲸畸客赆送筋條沮渠渴想科儀扣門裡諺亂歲陸兵率将排行屏鄣尀奈牽迫青池麴監日日煞果山塲賞契勝計神鬼莫測是凡十事私函邃麗太廟題句徒倮危革鄉長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