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香的意思、膏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香的解釋

亦作“ 膏薌 ”。牛膏。古代調味八珍之一。《周禮·天官·庖人》:“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膏香,牛脂也。”《禮記·内則》:“春宜羔豚,膳膏薌。” 鄭玄 注:“牛膏薌。” 孔穎達 疏:“膏薌,牛膏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膏香”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膏香(gāo xiāng)指古代調味八珍之一,特指牛膏(即牛脂)。這一用法在《周禮》《禮記》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庖人》提到“春行羔豚,膳膏香”, 說明春季膳食中常用牛脂作為調味品。

二、文獻依據

  1. 《周禮》記載
    鄭玄注引鄭司農曰:“膏香,牛脂也。” 意為春季烹饪羔羊和乳豬時,以牛脂增香。
  2. 《禮記·内則》補充
    鄭玄進一步解釋“膏芗”即牛膏,孔穎達在注疏中确認“膏芗”與“膏香”同義,均為牛脂。

三、應用背景

古代根據季節選擇不同動物脂肪調味:

四、擴展與相關用法

現代語境中,“膏香”可能被借指帶有香氣的膏狀物,如香脂、唇膏等(如“香袋油、凡士林”),但需注意與古籍原意的區别。

“膏香”原為古代飲食文化術語,專指牛脂;現代衍生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禮記》原文及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香》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一些香氣沉香。該詞的拆分部首為“艹”和“享”,筆畫總數為19。《膏香》一詞來源于古代,是一種古時候人們制作的香料,用于祭祀、儀式或者帶有香氣的物品。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為「膏香」。 古代的漢字「膏香」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一般情況下保持相似。例句可以是:「他們在寺廟裡燃香供佛,彌漫着濃郁的膏香」。除此之外,相關組詞可以包括「點燃膏香」、「膏香缭繞」等等。近義詞可以為「沉香」,反義詞則沒有明确的對應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