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深美麗。 清 厲鹗 《東城雜記·半山園》:“ 半山 視 庾園 稍廣,雖邃麗不及,而疏落可喜。”
“邃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uì lì,主要用于形容景色、建築、詩詞等具有幽深而精緻的美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清代厲鹗在《東城雜記·半山園》中寫道:“半山視庾園稍廣,雖邃麗不及,而疏落可喜。”,通過對比突出“邃麗”所表達的幽深與精緻之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東城雜記》原文或相關古典文學解析。
邃麗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形容景色或氣質美麗、高雅。拆分部首為“邑”、“罒”、“天”,筆畫總計為16畫。
在古代繁體字中,邃麗的寫法為「邃麗」,字形相對更複雜,但仍保持了原有的意思。
古時候,可能存在不同的漢字寫法。有一種傳統的寫法是「邃麗」,其中「邃」是形容詞,意為深奧、高深;「麗」是形容詞,意為美麗、明亮。
例句:
1. 這幅山水畫的色彩明亮、構圖精巧,真是邃麗絕倫。
2. 她那雙邃麗的眼睛充滿了智慧和神秘。
組詞:
1. 邃谷:深邃的峽谷。
2. 邃密:非常深奧、難以理解。
3. 邃遠:非常深遠、高深。
近義詞:
1. 美麗:形容事物漂亮、動人。
2. 絕美:形容事物極為美麗,無與倫比。
反義詞:
1. 平凡:普通、不出衆。
2. 普通:一般、不特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