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涉的意思、貫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涉的解釋

(1).關連牽涉。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今五禮混撓,雜飾紛錯,枝分葉散,重出互見,更相貫涉。”

(2).猶博覽,廣泛涉獵。《魏書·孫紹傳》:“ 紹 少好學,通涉經史,頗有文才,陰陽術數,多所貫涉。” 唐 張說 《貞節君碣》:“ 鴻 倜儻奇傑,瓌瑋博達,貫涉六籍百家之書,其要在霸王大略,奇正大旨,君親大義,忠孝大節而已。” 宋 葉適 《<觀文殿學士陳公文集>序》:“前代故實,無不貫涉;本朝憲令,無不審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貫涉"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複合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側重于知識的廣博掌握與親身實踐的結合。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1. 核心釋義:貫通涉獵,廣泛學習并親身實踐

    • 該詞由“貫”和“涉”兩個語素構成。
      • 貫: 本義為穿錢的繩子,引申為貫通、通曉、貫穿。《說文解字》:“貫,錢貝之貫也。”段玉裁注:“貫,穿物持之也…引申為凡貫穿、通貫之稱。” 在此詞中取其通曉、精通之義。
      • 涉: 本義為徒步渡水,引申為經曆、涉及、進入、關連。《說文解字》:“涉,徒行厲水也。” 在此詞中取其涉及、經曆、實踐之義。
    • 因此,“貫涉”的核心含義是指對知識、學問或領域不僅廣泛學習、通曉其理(貫),而且親身經曆、付諸實踐(涉),強調知行合一或學識的廣博與實踐性。它描述的是一種既博學又親曆的狀态或行為。
  2. 具體含義與應用:

    • 指學識廣博且能聯繫實際: 形容人知識面寬廣,并能将所學應用于實際或理解事物間的聯繫。例如:“先生學問貫涉古今,非尋常學者可比。”(形容學者學識貫通古今,廣博且深入)。
    • 指廣泛地學習、接觸和實踐: 描述一種學習或探索的方式,即廣泛地接觸、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并親身去體驗或實踐。例如:“為寫好這部曆史小說,他貫涉了大量史料并實地考察了相關地點。”(指作者廣泛研讀史料并親身考察)。
    • 強調貫通與關聯: 隱含對所涉獵的知識或領域有融會貫通的理解,能看到其内在聯繫。
  3. 出處與經典用例:

    •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一個著名的用例見于宋代朱熹的《朱子語類》:

      “讀書須是看著他那縫罅處,方尋得道理透徹。若不見得縫罅,無由入得。看見縫罅時,脈絡自開…須是貫涉,方得。” (朱熹在此強調讀書要找到關鍵(縫罅),才能貫通理解(脈絡自開),而要做到這點,需要“貫涉”——即廣泛深入地學習并融會貫通)。

    • 此例很好地體現了“貫涉”包含的廣泛學習、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的含義。
  4. 近義詞辨析:

    • 涉獵: 指粗略地閱讀或接觸、了解,不要求深入或精通。程度比“貫涉”淺,且不一定包含“貫通”之意。例如:“他對天文學隻是稍有涉獵。”
    • 博覽: 指廣泛地閱讀,強調閱讀量大、範圍廣,但不一定包含“實踐”或“貫通”之意。例如:“他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 貫通: 指透徹理解并能融會貫穿,強調理解的深度和系統性,但不一定包含“廣泛涉獵”或“親身實踐”之意。例如:“他對中西哲學思想能融會貫通。”
    • “貫涉” 則結合了“博覽”(廣)、“貫通”(深)和“涉”(實踐/經曆)的含義,是程度更深、要求更高的詞彙。

“貫涉”意指對知識、學問或領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學習理解(貫),并親身經曆、實踐或将其融會貫通(涉)。它描述的是一種學識既廣博精深又能聯繫實際、付諸實踐或達到融通境界的狀态或行為,是一個要求較高的文言詞彙。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貫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關連牽涉
    指事物之間相互關聯或涉及多個方面。例如《抱樸子·省煩》提到“更相貫涉”,強調不同禮儀制度之間的交錯聯繫。

  2. 博覽、廣泛涉獵
    形容對知識或領域的廣泛學習與涉獵。如《魏書·孫紹傳》中“多所貫涉”,描述孫紹對經史、陰陽術數等領域的廣泛學習。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近義詞與擴展


四、權威來源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抱樸子》《魏書》等古籍用例,并結合現代詞典釋義(如查字典、漢典)。若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完整詞條,可參考相關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法針襃忠逼截逞工炫巧出發楚頌慈懿道殣相屬點逗飛必沖天匪夷飛旐撫時感事趕面杖告愬戈腳毂辘過節兒寒笛宏淵化内灰戮蛱蜨圖堅潔甲乙帳結胸繼晷吉特巴沮渠控地冷鍋裡爆豆冷面寒鐵魯壁羅浮爐熏闾裡煤火内手跑供銷泡立水潛目峭勁青門橋秦椒奇珍異寶人地榮業上指聖後省括十三篇說嘴算賦馱簍亡命之徒無可置喙庠士小龍團笑微微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