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關連牽涉。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今五禮混撓,雜飾紛錯,枝分葉散,重出互見,更相貫涉。”
(2).猶博覽,廣泛涉獵。《魏書·孫紹傳》:“ 紹 少好學,通涉經史,頗有文才,陰陽術數,多所貫涉。” 唐 張說 《貞節君碣》:“ 鴻 倜儻奇傑,瓌瑋博達,貫涉六籍百家之書,其要在霸王大略,奇正大旨,君親大義,忠孝大節而已。” 宋 葉適 《<觀文殿學士陳公文集>序》:“前代故實,無不貫涉;本朝憲令,無不審據。”
“貫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關連牽涉
指事物之間相互關聯或涉及多個方面。例如《抱樸子·省煩》提到“更相貫涉”,強調不同禮儀制度之間的交錯聯繫。
博覽、廣泛涉獵
形容對知識或領域的廣泛學習與涉獵。如《魏書·孫紹傳》中“多所貫涉”,描述孫紹對經史、陰陽術數等領域的廣泛學習。
以上解釋綜合了《抱樸子》《魏書》等古籍用例,并結合現代詞典釋義(如查字典、漢典)。若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完整詞條,可參考相關文獻或權威詞典。
《貫涉》(guàn shè)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穿過,貫穿或涉及到某個範圍、領域或者事物之中。
《貫涉》的拆分部首為貝,由貝部和涉部組成。
貝部(貝字旁)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貝相關的事物,包括貝殼、財富等。
涉部(涉字旁)表示涉足、經曆。
《貫涉》是由貝部與涉部組合而成的。
《貫涉》的繁體字是「貫涉」。
在古代,貫涉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貫攝」、「貫設」。但在現代漢字書寫中,「貫涉」是最常用的寫法。
1. 彙報中需貫涉各個部門的工作情況。
2. 這本書貫涉了曆史、文化和藝術等多個領域。
1. 貫徹:貫穿并堅持執行。
2. 涉及:牽涉到;包括。
3. 負擔:承擔、背負。
包括、涉及、涵蓋。
不涉及、不包括、不貫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