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夜以繼日。 唐 韓愈 《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慰夏孤》:“刺繡添燈,每伴讀書過夜半;採蘩烹釜,更思繼晷惜春殘。”
(2).指上燈之時。 明 呂坤 《與總河劉晉川論道脈圖》:“安得對案指圖,自詰朝至於繼晷,必豁然大同,無分毫扞格,亦平生一大快也!”
“繼晷”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夜以繼日
形容持續不斷地工作或學習,不分晝夜。該含義源自唐代韓愈《進學解》中的“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後成為“焚膏繼晷”這一成語的出處,比喻勤奮不辍。
指上燈之時
古代用晷(日影)計時,當晷影消失(即日落)後,需點燃燈燭繼續照明,因此“繼晷”也代指夜晚點燈的時刻。
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或相關文獻來源。
《繼晷》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延續,繼續。
《繼晷》的部首是“纟”,筆畫數為11劃。
《繼晷》是由纟和龜兩個部分組成。纟象征着線,表示延續;龜象征着時間的流逝,也表示長壽和智慧。綜合起來,表示延續時間,繼續前進。
《繼晷》的繁體字為「繼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将《繼晷》拆解為「紀維日」。其中「紀」表示記錄、繼承,「維」表示延續,「日」表示時間。
1. 我将繼續努力,繼晷前進。
2. 繼晷他人的努力,我們要珍惜。
1. 繼續:延續、連續。
2. 繼任:接替、繼承職務。
延續、持續、繼續。
中斷、停止、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