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命之徒的意思、亡命之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命之徒的解釋

本指脫離戶籍的逃亡者。後泛指不顧性命,犯法作惡的人。《周書·郭彥傳》:“ 彥 勸以耕稼,禁其遊獵;民皆務本,家有餘糧;亡命之徒,鹹從賦役。” 唐 陳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其中遊手惰業亡命之徒,結為光火大賊。”《水浒傳》第六三回:“倘若這些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疊,那時悔之晚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他分明是一個久闖江湖的亡命之徒。”參見“ 亡命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亡命之徒”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wáng mìng zhī tú,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指脫離戶籍、逃亡在外的人(古代戶籍制度嚴格,逃亡者需隱姓埋名)。
  2. 引申義:後泛指不顧性命、犯法作惡的歹徒或冒險違法之人。

二、詳細解釋


三、出處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貶義語境,描述極端危險或無視法律之人。例如:

“警方已逮捕這群亡命之徒,他們涉嫌多起暴力犯罪。”

(注: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信息,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亡命之徒的意思:

《亡命之徒》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逃避法律追捕、無法安居樂業的人。通常指的是犯罪分子、逃亡者或不受社會道德約束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亡命之徒》的拆分部首是“亠”,總筆畫為11。

來源:

《亡命之徒》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如《水浒傳》等。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成為一個普遍的詞彙,用來描述那些違法犯罪、逃避追捕的人。

繁體:

《亡命之徒》的繁體字為「亡命之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亡命之徒」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這個城市充斥着亡命之徒,警察需要加強巡邏才能維護治安。

2. 他被指控為亡命之徒,因此一直生活在地下,不敢露面。

組詞:

1. 亡命逃犯

2. 亡命赤貧

3. 亡命徒

近義詞:

1. 逃亡者

2. 罪犯

3. 邊緣人

反義詞:

1. 守法公民

2. 法律遵守者

3. 受社會認可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