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括的意思、省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括的解釋

謂将箭瞄準目标。括,箭杆末端。常用以比喻為政必須合于準則。《書·太甲上》:“慎乃儉德,惟懷永圖。若虞機張,往省括於度,則釋。” 宋 梅堯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詩:“黃銅弩牙金錯花,銀闌線齒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溝三道前直窊。” 清 黃宗羲 《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又言時及艱難,安危省括,懸於督撫,以臣裁量,多不可以備倉卒也。”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五書》:“若箭在弦,省括即發,海内驚惶,亂民蠢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省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ěng kuò,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與比喻義

  1. 本義
    指射箭時将箭尾(“括”)調整至正确位置以瞄準目标。例如《尚書·太甲上》提到“往省括于度”,即強調瞄準需符合标準。

  2. 比喻義
    引申為行事需遵循準則,尤其在為政或決策時應嚴謹合規。如清代黃宗羲的《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中,用“安危省括”比喻治理需審慎。


二、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3)提到“省括”意為“節省開支”,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對“省”與“括”的拆分釋義(“省”表節省,“括”表控制)。需注意,這一用法缺乏古籍或主流詞典支持,建議優先采用本義及比喻義。


可通過漢典()或《尚書》等古籍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省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省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簡略、精簡、概要”。它有時也用來表示“涵蓋、包羅”之意。這個詞常用于描述文字、文章等内容精簡、提煉的程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省括”這個詞由“⻥”和“⺆”兩個部首組成。

其中,“⻥”是牛的部首,表示與牛相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數為4。

而“⺆”是“犬”的變形部首,表示與犬相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數為2。

來源

“省括”最早見于《孟子·告子上》:“餘每省括于此矣。”意思是他經常在這方面反思和總結。後來,這個詞在文學評論、散文及其他文學作品中廣泛使用。

繁體

“省括”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省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樣,同時也受到不同時期與地域的影響。在古時候,一般使用篆書或隸書進行書寫。根據研究,古代寫作“省括”的字形可能與現在相似,但細節有所不同。具體的字形用篆書或隸書字形表達,超出了本回答的範圍。

例句

1. 這本書非常好讀,内容精練,言簡意赅,一目了然,無處可省括。

2. 這篇文章将問題的要點省括在了短短的幾句話中。

組詞

1. 省括作文:簡潔概要的文章。

2. 省括論述:将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的闡述。

3. 省括表達:簡練而又精準的表達方式。

近義詞

簡練、精簡、扼要、概略、簡潔

反義詞

詳盡、詳細、詳述、詳細、詳細、詳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