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武帝 所造帳幕。飾琉璃珠、夜光珠等珍寶者為甲帳,以居神;其次為乙帳,以自居。見《漢武故事》。《漢書·西域傳贊》:“於是廣開 上林 ,穿 昆明池 ,營千門萬戶之宮,立神明通天之臺,興造甲乙之帳,落以 隨 珠、 和 璧。” 顔師古 注:“其數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參見“ 甲帳 ”。
(2).財物收支帳冊。 清 趙翼 《餘既答稚存黃金之嘲再作長句報之》:“我将請司甲乙帳,朱出墨入煩記註。”
“甲乙帳”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漢武帝時期建造的兩種帳幕:
後引申為財物收支賬冊,強調賬目清晰、無争議。例如清代趙翼的詩句“我将請司甲乙帳,朱出墨入煩記註”即用此意。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記載與後世演變,兩種含義分别對應曆史實物和抽象概念。
《甲乙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記賬簿,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詳細記錄事物的方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記事法,古人将賬務分為甲和乙兩個部分,将每一項賬目都分類清楚,以便于管理和核對。
《甲乙帳》這個詞的部首是“糸”(纟),表示與線有關,有紀錄的意義。根據漢字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2。
繁體字《甲乙帳》的“帳”中的“巾”(巾)是“衣”(衤)的簡化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字形會有不同的變化。據記載,古代漢字中的“帳”在寫成篆書時,字形更加簡化。而隨着書法的發展,漢字的字形逐漸趨于規範化,形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字形。
1. 他用一本精确記載每天開銷的《甲乙帳》,以保持自己的經濟狀況。
2. 公司在每季度末都會審核各個部門的《甲乙帳》,以确保財務的準确性。
1. 甲乙丙丁(意為按序排列的編號,也常指人名)
2.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指天幹地支,也可指年份)
3. 甲乙丙丁子午申酉戌亥(指時辰)
近義詞是具有相似或相近意義的詞語,與《甲乙帳》相關的近義詞有:
1. 賬目
2. 記錄
3. 簿記
反義詞是與某個詞在意義上相對立的詞語。與《甲乙帳》相對的反義詞是:
1. 散漫
2. 不記
3. 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