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領的意思、關領的詳細解釋
關領的解釋
領取。《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劄付巡檢,火速帶領所管一千人馬,關領軍器,前去收捕。”《水浒傳》第十一回:“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将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一月之前,幹人都關領去了。見今九分齊備。”《清會典事例·戶部一百·俸饷》:“各省駐防驍騎校,歲支俸銀六十兩,按月赴司關領。”
詞語分解
- 關的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并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刬 )。關津。嘉峪關。 征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 領的解釋 領 (領) ǐ 頸,脖子:引領而望。 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衣領。領口。領結。領帶。領章。 事物的綱要:領袖。要領。提綱挈領。 帶,引,率(刬 ):帶領。率(刬 )領。領頭。領銜。 治理的,管轄的:領
專業解析
關領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釋義
-
動詞:領取
- 指通過官方渠道或特定程式取得物品、文書等。
- 例證:明代文獻《醒世恒言》卷三十六:“須關領本縣批文,方可捕人。”
-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2卷,第89頁。
-
名詞:職官名(明代特有)
- 明代“關領”為低級武官,隸屬巡檢司,負責地方治安與文書傳遞。
- 例證:《明史·職官志四》:“巡檢司設關領一人,掌緝捕盜賊。”
- 來源:《辭源》(第三版,2015年),第987頁。
二、曆史用法解析
- 語源:
“關”表“通關文書”,“領”表“受取”,二字組合凸顯官方授權下的領取行為。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312頁。
- 演變:
宋代已見“關領”作動詞(《朱子語類》),明代衍生為職官名,清代後職官義漸廢。
來源:許少峰《近代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08年),第683頁。
三、漢字學分析
說明:現代漢語中“關領”已非常用詞,多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其動詞用法偶見于公文語體,職官名屬曆史專稱。
網絡擴展解釋
“關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但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動詞含義:領取
- 基本釋義:指“領取”或“支取”,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官方或正式場合的物資、軍械等領取行為。
- 古籍例證:
- 《水浒傳》第十一回提到“關領”用于描述領取慶壽物資:“幹人都關領去了,見今九分齊備。”
- 《清平山堂話本》中也有“關領軍器”的用法,指領取軍械。
- 現代適用性:此含義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
2.名詞含義:關鍵領導(存疑)
- 網絡釋義: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關鍵領導”,由“關鍵”和“領導”組合而成,指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核心人物。
- 辨析:此解釋缺乏古籍或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對詞語的拆分引申,需謹慎使用。建議優先采用“領取”這一傳統釋義。
- 推薦釋義:以“領取”為主,尤其適用于古代或正式語境。
- 注意:若需表達“核心領導”含義,建議使用更通用的詞彙(如“關鍵人物”“領導者”),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水浒傳》《清平山堂話本》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拔罐子北京林業大學邊框筆論餅茶博枭慚諱酬物窗棂村姑貸方底邊蝶化莊生滴粉搓酥杜甫草堂惡單二拇指頭風旱剛卯痯痯捇拔虎膺兼覽博照較少九原渴愛涼涼踽踽寥窙流行掄元旄旌名心内傷蜣螂轉糞乾構清邵青史流芳渠股攘袪鋭精審冊生緻石鼈試差釋家識局疏觕束裹鼠曲夙雠夙夜匪懈天工天津新港偷看脫胎換骨忤累獻歌秈粟洗廚饩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