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掌。《全唐詩》卷八七九載《招手令》:“亞其虎膺,曲其松根。”注:“虎膺,謂手掌;松根,謂指節。”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手》:“類書:虎膺,手掌也。”
根據權威文獻和詞典解釋,“虎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指手掌。該詞來源于唐代酒令中的比喻,将手掌稱為“虎膺”,指節稱為“松根”。
出處與例證
用法與語境
該詞主要用于古代文學或遊戲(如酒令)中,通過比喻增強語言的生動性,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發音與結構
拼音為hǔ yīng,屬于偏正結構名詞,以“虎”形容手掌的強健或形狀,類似“虎口”“虎爪”等詞構詞方式。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語境或相關詩詞分析,可參考《全唐詩》或清代考據類文獻。
虎膺(hǔ yīng)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擔當重任或者擔任重要職位。這個詞有兩個字,分别是虎和膺。
虎(hǔ)是一個有兩個部首的漢字,從左到右分别是虍和幾。虍是表示虎的意思,幾是表示虎尾的意思。虎的筆畫數是7畫。
膺(yīng)是一個有三個部首的漢字,從左到右分别是⺼、勹和⺘。⺼是表示肉的意思,勹是表示圍住的意思,⺘是表示心的意思。膺的筆畫數是11畫。
虎膺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故事。據說古代有一位英勇的将軍,他的胸膛上有一個虎頭紋身,這個紋身象征着他的勇猛和威武。後來,這個詞就用來形容擔任重要職位或者承擔重大責任的人。
在繁體字中,虎膺的寫法是虎鷹。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虎的古代寫法是虍加頭,膺的古代寫法是⺼加胸。這些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略有差異,但意思和用法都與現代字相同。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毅然接受了公司總經理的職位,肩負着虎膺之責。”這句話意思是他勇敢地接受了公司總經理的職位,承擔起重要的責任。
組詞:虎頭、膺懲、勇膺、鳳膺龍距。
近義詞:擔當、負重、接任。
反義詞:逃避、回避、推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