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饋賜食物。《南史·後妃傳論》:“而愛止帷房,權無外授,戚屬餼賚,歲時不過肴漿,斯為美矣。”
(2).指饋賜的食物。《宋書·隱逸傳·宗炳》:“ 高祖 數緻餼賚,其後子弟從祿,乃悉不復受。”
“饩赉”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由“饩”和“赉”兩個單字組成,需分别解釋:
饩(xì)
本義指古代祭祀或饋贈時用的活牲畜(如牛羊),後引申為贈送的生肉、糧食等食物。例如《左傳》中“饩客”即指用食物款待賓客。
赉(lài)
意為賞賜、給予,多指財物或恩惠。如《尚書·湯誓》中“赉爾秬鬯”,即指賞賜美酒。
合義
“饩赉”指古代以食物或財物作為賞賜、饋贈的行為,常見于禮儀、封賞或外交場合。例如君王賞賜臣子糧食,或諸侯間互贈祭品。該詞現代極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文獻中。
若您是在閱讀古文時遇到此詞,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具體含義。
《饩赉》是一個表示慷慨贈予、厚待的詞語。它可以用來形容給予他人物資或其他方面的幫助和恩惠。
根據現代漢語拆字的方法,可以把《饩赉》拆分為饣部和赉部。
饣部(shí bù):也稱作“食旁”,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用來指示與食物相關的意義。
赉部(lài bù):是一個比較罕見的部首,意義為恩惠、贈與。
《饩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代,人們經常使用手動的方式編寫漢字,因此字形有時會有一些變化。
在繁體字中,饩赉的字形分别為食+替+負和饣+賚。
在古代,用傳統的筆畫順序書寫《饩赉》時,先寫饣部,再寫赉部。
1. 他饩赉物資給了那個貧困山村,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條件。
2. 領導對他的付出給予了很高的贊揚,稱他是一個饩赉他人的好同事。
組詞:賜予、恩賜、饋贈
近義詞:賞賜、厚赇、饋賂
反義詞:貧乏、吝啬、小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