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訪。《後漢書·羊續傳》:“﹝ 續 ﹞當入郡界,乃羸服閒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採問風謡,然後乃進。”
“觀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來源和用法區分:
古漢語中的“察訪”之義
該釋義源自《後漢書·羊續傳》記載的典故:羊續赴任時,曾“羸服閑行,觀曆縣邑,采問風謠”,指他微服私訪、考察民情的行為。此處的“觀曆”為動詞,強調通過實地觀察和走訪來了解情況,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語境。
現代引申為“觀察與經曆”的複合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由“觀”(觀察)和“曆”(經曆)組合而成,指通過觀察和實踐積累知識與經驗。例如用于鼓勵人通過親身體驗提升認知,如“觀曆世事,方得真知”。
使用建議:
觀曆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由“觀”和“曆”兩個字組成。
“觀”字的部首是“見”,它的筆畫數為6。而“曆”字的部首是“廠”,它的筆畫數為8。
“觀曆”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有着悠久的曆史。它是由“觀”和“曆”兩個字合并而成。
在繁體字中,“觀曆”可以寫作“觀曆”。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然而,“觀曆”一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我們應該多多觀曆曆史,了解過去的教訓。
2. 他通過觀曆風景來放松自己的心情。
觀察、觀看、曆史、曆程
曆經、經曆、經驗
忽略、不曆、不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