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國的意思、本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國的解釋

[one's own country] 指自己的國家

詳細解釋

(1).自己的國家。《管子·八觀》:“離本國,徙都邑,亡也。”《後漢書·劉虞傳》:“後車騎将軍 張溫 讨賊 邊章 等,發 幽州 烏桓 三千突騎,而牢稟逋懸,皆畔還本國。”《舊唐書·吐蕃傳上》:“﹝ 太宗 ﹞又以 琅邪長公主 外孫女 段氏 妻之。 祿車贊 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如:本國史。

(2).祖籍所在的都邑。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 魏 因 漢 祚,復都 洛陽 ,以 譙 為先人本國, 許昌 為 漢 之所居, 長安 為 西京 之遺跡, 鄴 為王業之本基,故號五都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本國"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明确政治地理指向性的名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指說話人自己的國家,與'外國'相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從構詞法分析,"本"作為詞根表示"自己方面的","國"指代政治實體,組合後形成具有主權歸屬性質的概念。

在權威辭書釋義中,《漢語大詞典》強調其語用功能:"特指所屬主權國家,常見于外交文書及法律條文"(漢語大詞典編纂處,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補充其使用場景:"在比較語境中突出國家主體性,如'本國制造業'等經濟領域表述"(李行健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從曆時語義演變考察,《辭源》第三版指出該詞在明清文獻中已具現代含義,如《明史·食貨志》"禁本國商船私販外洋"的用例(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當代語料庫數據顯示,該詞在政府公文中的使用頻率較日常口語高出47%(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2023年度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本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以下特點:

一、基本定義

指代自己所屬的國家,強調與“外國”相對的概念。例如:

二、詞源與擴展含義

  1. 古代用法
    除指自己的國家外,還曾表示祖籍所在的都邑。例如北魏《水經注》提到“譙為先人本國”。
  2. 現代用法
    主要用于國際關系或文化對比中,如“本國貨币”“本國曆史”等。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例句參考

  1. 經濟領域:“波蘭本國貨币茲羅提彙率跳水,幫助了出口業”;
  2. 曆史文獻:“琉球貢使至,始知為本國良民”(明代《袁可立墓志銘》)。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具體語境用法,可參考《漢典》《水經注》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都魯彭彭飽谙悲惱鉢帒不宿參稽糙米觸目成誦醇駮村路歧刀牌手點次頂風凍剝剝東遷逗宿額慶幹咳幹濕球溫度表高頭講章龜筴果茶過制骨戰行思坐憶橫逞後軍厚擾胡謅接餘金汋寄興寓情孔孟之道狂越連朦帶唬了得路警罵倨茂士木頭木腦那些個捏酸噴發前元萁服戚孽求忠出孝冗渎善譚山頹木壞算小所事特遷剔蠍撩蜂外用項日感夢小房小妯娌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