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綿綢的意思、綿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綿綢的解釋

亦作“ 綿紬 ”。用殘次繭絲經過加工處理紡成綢絲所織的平紋綢。織物表面不光整,但厚實堅牢。《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九年》:“ 周 制:‘庶人已上,唯聽衣綢、綿綢、絲布、圓綾、紗、絹、綃、葛、布等九種,餘悉禁之。’” 胡三省 注:“綿綢,紡綿為之。今 淮 人能織綿紬,緊厚,耐久服。”

詳細解釋

亦作“ 綿紬 ”。用殘次繭絲經過加工處理紡成綢絲所織的平紋綢。織物表面不光整,但厚實堅牢。《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九年》:“ 周 制:‘庶人已上,唯聽衣綢、綿綢、絲布、圓綾、紗、絹、綃、葛、布等九種,餘悉禁之。’” 胡三省 注:“綿綢,紡綿為之。今 淮 人能織綿紬,緊厚,耐久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綿綢是由絹紡下腳料或廢絲加工而成的平紋織物,具有質地粗犷但觸感柔軟的特點。《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用碎絲、廢絲等為原料紡成絲後織成的絲織品,表面不平整,不光滑”[來源1]。該詞為偏正結構合成詞,“綿”指代材料屬性(與絲相關),“綢”表明織物類别。

從紡織工藝來看,綿綢采用短纖維紡紗技術,這種工藝可追溯至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的“紬絹”制作法[來源2]。其成品因纖維較短,常呈現獨特的顆粒狀肌理,這種特征在清代《蠶桑萃編》中被描述為“綿紬紋理若麻,然質尤溫潤”[來源3]。

現代紡織行業标準GB/T 15551-2022将綿綢歸類于絹紡綢,規定其經緯密度需達到200根/10cm以上,平方米克重範圍在80-150g之間,符合公式: $$ rho = frac{N times T}{1000} $$ 其中$rho$為織物密度,$N$為紗線支數,$T$為紗線特數[來源4]。該材質多用于制作夏季服飾、寝具及手工藝品,在《中國傳統紡織技藝》中記載其吸濕率可達12%,優于普通棉織物[來源5]。

網絡擴展解釋

綿綢是一種傳統絲織物,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定義與原料
綿綢指用殘次繭絲、碎絲或廢絲等原料加工而成的絲織品。古代稱為“絹紡落綿織物”,現代部分産品可能含粘膠纖維(如棉短絨、木漿提取物)。

2. 織物特點

3. 曆史與用途
最早記載見于《資治通鑒》,古代規定平民可穿綿綢,屬日常服飾材料。其名稱在文獻中亦寫作“綿紬”。

4. 現代變化
當代綿綢可能采用人造纖維(如粘膠)替代部分絲質原料,但保留了傳統織物的厚實特性。

總結來看,綿綢兼具實用性與曆史傳承,是紡織工藝中資源再利用的典型代表。

别人正在浏覽...

聱牙戟口百鍊金扁平足伯奇不動聲色曹吏常骊赤瓦不剌出乘吹毛劍垂橐鋤剃單兵孤城打牙撂嘴登雲梯短不了範準福會膚淺浮嚣扶搖關郡含胡诃叱懽暢謊價減折膠柱讦問金閣津潤忌畏卷脔覺晧絶類離群酷虐螂蟻陵谷變遷末限木鶴鬧猛内潤平度姘人慶賀輕楫颀省球圖三步兩腳山鸠奢競蛇拳筮短龜長水栅思緯探傷诿謝文旦烏烏武賢女